何謂「空」




釋迦牟尼曾提出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由無常推論無我,最後理解「空」。
無常的意思是,宇宙中沒有永恆的實體,
一切皆是因緣和合而成,瞬息萬變;
由此可知沒有一個恆常固定的「我」。
因為終於發現這個「我」本來就不存在,
而消滅所有執著、所有苦,了悟「空」。
但是「空」究竟為何?

繼上一回的講課之後,
昨日又很幸運地請這位佛法研究者分享了「空」的概念,
內容豐富精彩,我非常感激。
以下是一些筆記與個人的心得、理解,
歡迎大家指教、一起討論。

---

談及佛教的演變脈絡,
從釋迦牟尼的根本佛教開始,產生了兩個走向,
一是堅守戒律的「上座部」,部派佛教派別眾多,
但基本上都依循阿含經的內容。
「上座部」中,「有部」、「經部」較重要。
二是因地制宜的改革派,
其中「大眾部」最重要,並衍生出大乘佛教,
在與婆羅門教等宗教鬥爭的過程中,
發展出各式各樣複雜的體系。
大乘初期形成般若思想,
由龍樹集大成為空的哲學,是為「中觀學派」;
後來又有源自經部的「唯識宗」興起。
接下來,本文將粗略介紹不同派別對「空」的看法,
最後以該研究者所認同的「中觀宗」進行總結。

---

【上座部-有部】
「有部」認為,在世間萬物的種種假象下,
可以分析出構成宇宙的基本法,法體即自性(本體)。
就像當代科學中講的基本粒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
「有部」主張假必依實、析假見實 , 
因為這些法是實有的,最後的結論為「我空法不空」。

【上座部-經部】
「經部」主張「現世實有」,蘊、處為假,界為真。
「蘊」是身心等存在的構成要素:色、受、想、行、識。
「處」是認識的主體能力與對象,共十二種,
包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與「六境」:色、聲、香、味、觸、法。
這些都是虛幻的,時間、過去未來也不存在,
只有此時此刻的現世是真實的。

【唯識宗】
「唯識宗」源於「經部」,
認為所有現行(現象)都是由相對應的種子產生,
種子創造現行之後並不消失,而是變回種子。
那這些種子是哪裡來的呢?在阿賴耶識。
除了眼、耳、鼻、舌、身,和第六識:意識之外,
「唯識宗」的第七識為末那識,意近精神分析概念中的潛意識;
而阿賴耶識為人的第八識,為根本識,承納萬法的種子,
意近榮格心理學的集體潛意識。
阿賴耶識為業力承載體與生死流轉的根本,
輪迴之所以產生,是阿賴耶識中的執著與業的潛在力顯現而成。
故一切境界唯識所現,我法皆空。

【中觀宗】
「中觀宗」為龍樹論師所創,
奠定了大乘佛教的理論基礎。
其中提出了「緣起性空」的概念。
關於緣起,有兩個性質:「依待」、「生滅」。
「中觀宗」整合阿含(部派)與般若思想,
依阿含可有生滅,依般若產生依待。

「依待」又有「異時」與「同時」兩種,
「異時」即是事情的產生有前後時序,
緣此故有彼,稱為「此緣性」,因果流轉,因此「諸行無常」。
「同時」即是因果之間的關係是不可分離、彼此見證的,
有因才有果,有果才使因的意義成立,稱為「相待性」,
就像是有父才有子,但也因為有子才使父為父。
因果是相對相依的,不存在一個貫通的主體,即「諸法無我」。

「生滅」則有「流轉門」與「還滅門」兩種,
「流轉門」是指此生故彼生,因果流轉,生滅無常。
「還滅門」是指此滅故彼滅,本為不生不滅,無我無自性,得證涅槃。

至此,可以清楚理解中觀學派「緣起=性空=無自性」的邏輯。
多數人都聽聞過〈心經〉中的一句話: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卻只有模糊地領略其意,無法清楚解釋。
其實「色」是「緣起」,「空」是「性空」,
這句話直接闡明了緣起即性空,一切本無自性的道理。

「中觀」即觀察「中道」,
而中道就是「離常斷兩邊」。
「常」指「常見」,意味著執著於「有」,
像是「有部」認為存在恆常不變的法。
而「斷」是「斷見」,也就是執著於「無」,
像是「經量部」主張過去、未來皆不存在。
而龍樹論師認為,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
「空」不與「有」相對,也不與「有、無」相對,而是超越兩方。

---

回到最一開始的問題,「空」究竟為何?
我們無法描述「空」,因為所有的認知都是從對立建構而成,
例如對「黑」有認知、我們才知道「白」。
可是沒有任何東西與「空」對立。
「空」是超越相對的絕對概念,
但不同於許多哲學體系將追求的最終真理視為唯一實體,
「空」也是空的,「空」亦無自性。

---

繪於2020年,9月,《自畫像:群像之鏡》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托特塔羅每日抽牌解析- Knight of Disk 圓盤騎士

托特塔羅每日抽牌解析-Princess of Wands 權杖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