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惡魔或原魔的意義】


【關於惡魔或原魔的意義】

「撒旦(Satan)——或魔鬼(devil)——源自希臘字diabolos,譯為現代英文即為『魔鬼的』(diabolic)。有趣的是,diabolos的意思實為『撕裂』(dia-bollein;to tear apart)。更令人驚奇的是,這麼一來,『魔鬼的』這個字便成為『象徵的』(symbolic)的反義詞;後者的字根是(sym-bollein)意味著『拼湊』(to throw together)和結合。在這些字詞當中蘊含著豐富的善惡本體論。『象徵的』意味著拉近、連結,使個人與自身達到統整狀態,並幫助個人融入他所屬的群體;相反地,『魔鬼的』則代表瓦解與分裂。前後兩者皆包含在「原魔」(diamonic)之中。」

——羅洛・梅,《愛與意志》,p.195


「魔鬼」通常讓人聯想到負面的、罪惡的、應被消除的人事物。然而在《愛與意志》,作者使用「原魔」(diamonic)一詞代表愛與意志的共同根源,這股強大的力量從背後驅策人類追逐渴望,也在前方引領我們開創未來。「原魔」處於意識與無意識之間,他豐沛的生命力可以為人所用,也可能誘人墜入深淵,這亦正亦邪的特質,與托特塔羅的「惡魔」相近。克勞利在《托特之書》中提到:「『惡魔』在基督教的黑暗時代被完全誤解了。」並認為「惡魔」擁有「非關結果的意志。」「惡魔」在最純粹的意義上,就是克服萬難,依照自身意志而行的強大創造力,並且能將精神以物質形式實現。這隻攀登嚴峻高峰的山羊,因為經驗的積累而視野非凡。不過,「惡魔」當然也具有極其危險之處,如同牌中被禁錮的男女,即是受到本能慾念、物質渴望的遮蔽而盲目、痛苦。

追根究柢而論,「惡魔」其實並不「邪惡」,他代表的是分裂的力量,相對於結合的力量。「戀人」和「惡魔」在生命之樹上是垂直對稱的意象。「戀人」牌中有一位天使,以愛神之箭結合對立。而「惡魔」則用陽剛的權杖製造分化。「惡魔」標註著從Tiphareth走向Hod的路徑。Tiphareth是個體心靈平衡完整的中樞,Hod是人類智力、語言、區分事物的能力。自從人類選擇吃下分辨善惡的果實,就注定離開合一的狀態,從此「墮落」了。如果沒有這段發展,人也無法成為人。若不區分,意識就不可能誕生,無法生出「我」的概念,更不可能去愛。在一連串排斥與接受的選擇當中,每一次分割都必然伴隨著代價,斬斷千絲萬縷的同時,是不斷的失去。但也唯有如此,我們的「行動與自由成為可能。」(《愛與意志》p.196)

理解此「魔」的概念後,下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與他相處。許多時候,我們習於認同自己作為善良的那一方,將常規視為邪惡的一切都歸於「惡魔」的力量,並努力排拒他們;無論那是一個人、群體、政治概念還是宗教信仰......,當它被我們當作投射惡魔的介質,就會對這個「非我族類」產生非理性的毀滅想法;若嘗試深究往往發現這種念頭是破碎、片面、任意附會的。許多時候,我們仍然選擇跟隨此類想法,因為這使判斷變得更加輕鬆。當「惡魔」存在於外,就不必與自身內在的「惡魔」交會了。

嘗試與「惡魔」相處的過程,會使人無法再簡單地依附於外界的意識形態,甚至會感受到自己被層層剝除、瓦解至最赤裸的樣貌,無比孤獨。屆時,我們將重新渴望聯合,如同登頂的旅者會懷念平地的溫暖。通過此路徑並達成平衡是困難的,途中勢必會遭受傷害。然而唯有直視這足以造成毀滅的能量,並轉為建設性的能量;我們才不再受其左右。

愛不只是美好的享樂,而是心靈整合的堅實工作;意志也並非只是冷漠功利的科學理性,而是在粗糙的物質世界以熱情披荊斬棘。愛與意志兩者互相增生,缺乏任何一端都會使另一方衰敗。當我們感受到原魔為人心帶來的悸動和恐懼,應發現當中開啟愛與意志的鑰匙。作者在書中引用里爾克之名句:「若我的魔鬼要離開,我擔心,我的天使也將振翅飛去。」天使振翅盤旋飛昇,一如惡魔的羊角螺旋成長。願我們都能在每一次輪迴之間變得更加強韌,有足夠的勇氣認識自己,進而以意志下的愛擁抱他人。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托特塔羅每日抽牌解析-聖杯王子 Prince of Disks

托特塔羅每日抽牌解析-Princess of Wands 權杖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