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學習托特塔羅1:看待托特塔羅的方式


上個世紀,阿萊斯特·克勞利與繪者芙瑞妲·哈利斯夫人一同完成了78張托特塔羅。「托特」(Thoth)為古埃及的智慧之神,此名顯示這套牌和埃及的聯繫。在希臘化時代,人們認為托特與希臘神赫密士擁有相似權能,後有合併崇拜的現象。托特或赫密士是西方神秘學重要的神祇,奠定了赫密士主義的傳統(Hermeticism),我們常聽到的煉金術、占星術之發展都可以追溯至此。學識廣博的克勞利,巧妙整合不同文明的宗教、哲理,自創了一個嶄新的思想體系。哈利斯夫人則運用強大洞察力,付出極大的耐心,將這些靈性象徵繪製成水彩圖畫。

光是欣賞這78張美麗的作品,就能感受到它精緻複雜的獨特魅力。對於我們初學者而言,該從何開始暸解它、進而運用它呢?克勞利撰寫的《托特之書》是伴隨著托特塔羅出版的說明書,當中飽含深刻的神秘學理論和詩意動人的幻象記述。但是對大多數的讀者而言,它十分艱澀,而且尚無中文譯本。我所知極為有限,沒有資格說清楚其中奧秘,在此謹盡綿薄之力,嘗試以幾篇文章為初學者指出一些觀看的視角。歡迎各位一起討論,敬請賜教。

---

〖看待托特塔羅的方式〗

1.時代背景
首先,我們應從托特塔羅誕生的脈絡檢視它。因為它是一件具企圖心的作品,蘊含了對時代的批判,以及對未來的期許。納入文化、歷史的認知,有助於我們接近這些論述。兩位作者生活於19、20世紀的英國,那是一段迎接各方面轉變,對古典、傳統價值觀進行反思的時期。當時民風仍然相對保守,基督宗教佔據重要地位。但隨著科學、工業的飛速進步、東西文化交流,以及世界大戰的沉痛洗禮,人們既有的道德、思想受到許多新刺激。

在哲學的領域,論述焦點從抽象高遠的目標,重新開始回到人類的身上,存在主義、現象學蓬勃發展。佛洛伊德創立了精神分析,吸引人們探索無意識的海洋。與此同時,歐洲各地也產生各種推翻學院派的藝術流派,造就風格多元的現代藝術。神秘學知識的傳播、黃金黎明會等組織的成立,也不意外地在當時發生了。上述所有的事件不一定和托特塔羅有直接的關聯,卻為我們鋪陳了環繞其間的氛圍:充滿爆發的創造力,積極向既有觀念提出質問的熱烈精神。

當然,在那個背景產生的思想,從此時此地的眼光來看,或許有不合時宜、難以感同身受之處。再加上每個人的觀念不同,毋須強迫自己接受,保持獨立思考更為重要。然而,我相信如果我們從一個宏觀的視角觀察,大致瞭解作者所面對的世界; 一定會看見某些至今仍極具啟發性,甚至能夠感動人心的哲理與美學。

2.泛靈論
回歸到托特塔羅的設計理念,其實根植於自然的力量、宇宙(特別是我們所居住的銀河系)的秩序。托特塔羅引人遐想的畫面,是依循著卡巴拉生命之樹的骨幹萌生的種種意象。所以,接觸卡巴拉可以說是學習塔羅不可免的任務。22張大牌描繪了宇宙輪迴的各個階段,亦是個體生命經歷的循環。我們不能把它當作一種占卜的「工具」,然後設法利用它達到我們的目標。必須先試著接受《托特之書》所說的事實:「塔羅是有生命的存在。」

塔羅要求我們以泛靈論(Animism)的眼光欣賞這個世界,對當代人而言或許怪異,這種思想卻一直在古人心中。曾經,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對人類而言都不只是冰冷的物質而已。例如一片湖泊,可以連結到水澤仙女寧芙(Nymph),乃至於四元素當中的水之能量源泉。除了自然界鮮活的景物,泛靈論也存在於柏拉圖的思想觀念。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有其生命力,數字之間的計算結果、組合關係,背後隱藏著靈性的意義,比現代人限於理性功能的使用更加深遠。注意數字透露的訊息,可以閱讀出塔羅的隱藏指引。在系統性地學習後,這些線索都會變得有跡可循。

同理,每張塔羅牌也有自己的特質與個性,遠超過物像的表面。學習塔羅有如與人建立關係,是靈活多變的過程。我們不用背下每張牌的意義,而要掌握塔羅背後的體系,識得牌面上顯示的象徵語言,於是熟悉其性情。不同於其他牌種,托特塔羅有一個特殊的性質,就是沒有正逆位之分。這是因為一張牌裡同時住著光明與黑暗的兩種存在,其能量的善惡好壞取決於我們怎麼與祂們溝通。36張小牌乘上兩種靈魂,就是神的72個分名 (Shemhamphorasch)之展現。

3.「魔法」(Magick)
最後,談托特塔羅不可避免地得要談到「魔法」(Magick)。深入學習托特塔羅,會改變我們對生命的體驗,以及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姿態。相信許多開始接觸神秘學相關知識的朋友,也都對魔法充滿遐想。一般聽到魔法(Magic)這個詞,可能會想到電影裡的神奇能力,那些可以互相攻擊、施展療癒奇蹟,或光芒絢爛的法術。但是克勞利特意撇開這一切被大眾文化混淆的想像,自己定義了字尾是ck的「魔法」(Magick),意思是「一種讓改變跟隨意志產生的科學與藝術」。以下是他在Magic Without Tears一書中提出的定理:

什麼是「魔法」(Magick)?
1.凡是有意圖/意志(intentional/willed)的行為都是魔法
2.每一個成功的行為都代表它符合你的假設
3.每一次失敗都證明沒有滿足假設的一個或多個要求

有時候,日常生活中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其實也都是一種「魔法」(Magick)的展現。克勞利曾舉例,他想要向世界分享自己的知識,這就是一股意志。他運用筆墨這些「魔法武器」(Magical Weapons),寫出只有某些人才看得懂的「魔法語言」(Magical Language),最後又召喚了出版社、印刷廠這些「靈魂」(spirits),讓這股意志對世界產生改變。

由此可見,「魔法」(Magick)絕對不是繞過現實問題,輕易獲致成功的法門。「魔法」(Magick)的學習,很大一部分是在於釐清、穩固自己的意志,然後反覆實驗,找到方法使它成真。人的意志是具有強大力量的,在認識到自己的能力之後,也要認識相應的責任與義務,才不會濫用、自取滅亡。這個重要的部分,往後會再更詳細地與大家分享。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托特塔羅每日抽牌解析- Knight of Disk 圓盤騎士

托特塔羅每日抽牌解析-Princess of Wands 權杖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