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特塔羅與煉金術|帝王:激發動力的「硫」



「IV. 帝王」(The Emperor)是「女皇」的配偶,也是陽性力量的化身。鮮豔強烈的色彩與剛硬的線條,恰恰和「女皇」互補。除此之外,「帝王」還象徵著「硫」。就像「女皇」的身體模仿著「鹽」,我們也能從帝王交叉的腿部看出「硫」的符號:「🜍」。「鹽」是白色,「硫」是紅色,這決定了兩張牌的主色調。
煉金術士眼中的色彩寓意深遠,白色具備月亮和銀的性質,紅色具備太陽和金的性質,雙方彼此輝映。「硫」是宇宙中熾熱而迅捷的創造力,可比擬為印度哲學的「激性」(Rajas),是萬物內在的能動性。如果沒有「硫」的作用,宇宙將陷入一片死寂。
「帝王」和「I. 魔法師」(「汞」)、「III. 女皇」(「鹽」)一起構成了煉金術的三種基本元素。不過,有別於上述的兩張牌,只有「帝王」落在天界大三角之下。所以,「帝王」雖然代表重要的生命動能,以及自我意識的覺醒;但它相對來說更加貼近物質慾望,而且是不穩定的:「必須注意的是,它代表突發、猛烈,但是不持久的能量。」
先前,我們已經談過處女以及妻子的女神意象;而「帝王」和另外兩張帶有顯著陽性能量的牌,則被克勞利歸屬於「三位工匠神」(The Three Demiurges):「X. 命運」是「全能之父三位一體」(The All Father 3 in 1)、「IV. 帝王」是「統治者」(The Ruler)、「V. 大祭司」是「聖子(祭司)」(The Son (Priest) )。
所謂的「工匠神」(Demiurge),只是打造物質世界的工匠,而非靈魂的源頭。在諾斯替主義(Gnosticism)的思想中,工匠神名為「亞達巴沃」(Yaldabaoth),是虛榮、專橫的偽神。而深受諾斯替主義啟發的榮格認為,亞達巴沃與現代人有相仿的心理模式以及症狀——渴望掌握權力、防備異他的自我(Ego),誤以為自己是心靈的主人。所以,榮格心理學試圖為過度執著的利己主義和理性思考提供反省的機會,告訴我們「自我」背後存在著凌駕於意識範疇之上的「自性」(Self)。
同理,儘管在父權社會的價值觀底下,「帝王」看似是地位最尊貴的角色;它卻被移動到生命之樹的低處,和描繪女神的「星星」交換了路徑。它連結著第七輝耀Netzach與第九輝耀Yesod,將Netzach豐沛的本能感受往下導引,進入集結諸輝耀的能量、並化為實質的Yesod。它們的連結,可理解為淺層的無意識起伏,經常冒出一些促使我們立即行動的情緒。於是,懷著無法滿足的飢渴,我們時時向著外界索求。
克勞利相信,該路徑的希伯來字母「צ‎」(Tzaddi)當中,「TZ」或「TS」的發音可追溯至梵文的字根,意味著「頭/首」(Head)和「年紀」(Age),至今仍體現在「凱薩」(Caesar)、「沙皇」(Tsar)甚至是「前輩」(senior)等詞彙的發音裡,與群體內的首領息息相關。「צ‎」代表魚鉤,它是狩獵的工具,擺盪於獵人與獵物之間,象徵蟄伏的野心,以及與對手較勁的競爭力。
「帝王」對應牡羊座,因此牌中有大量的羊出現,羊頭的造型也點綴了權杖。王座後方是雄壯的喜馬拉雅公羊,而帝王的腳邊則是撐著旗子的小羔羊,這個圖像說明了政權建立的原理。羊原本是勇敢獨立的動物,卻隨著馴化的過程,變得軟弱且合群;如此一來,才可以被有效地大量管控。人類社會也是如此,為了維持集體的秩序,個體往往被消磨稜角、只剩下順服權威的圓滑世故。即便沒有人在身邊管教,長期培養的道德觀念也持續監督著自己。那麼,我們天生野性的創造力到底該何去何從?
托特塔羅告訴我們,答案就在「帝王」的伴侶身上。就算憑靠頑強的好勝心,一路挑戰權威往上爬,我們也逃不出整個體系的制約。榮耀的冠冕,反而會成為最沈重的枷鎖,使「硫」帶來的激情,全部化作麻木的暴力。其實,「帝王」真正的渴望,一直都沒有離開他的目光——那是內在的陰性,當陽性與陰性結合,我們開始觸碰到真實充盈的神聖。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托特塔羅每日抽牌解析-聖杯王子 Prince of Disks

托特塔羅每日抽排解析- Prince of Wands 權杖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