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死之必要
【赴死之必要】 「如何」赴死不會比「如何」生活更不重要。斯賓諾莎扭轉了柏拉圖的格言,他在《道德論》第四卷(Ethics IV, 67)說,哲學家思考的都是死亡,但是這種冥想不是針對死亡,而是針對生命。活著,作為生命中確定的這一端,意味著我們是朝向死亡那端而活下去;這一端在此時此地,呈現為生命的目的,而這代表死亡的時刻——任何時機的死亡——就是每一刻。我們無法把死亡延遲到未來,只保留給老年。等我們老了,我們可能已經無法去體驗死亡;屆時也許只能歷經最外在的過程。或者,也許已經體驗了死亡,於是生理的死亡就失去了一切的衝擊,因為生理死亡無法消解靈魂的基本成就。當死亡沒有被容許在活著之時發生,生理死亡就對生命握有絕對的力量。當我們拒絕死亡經驗,我們也拒絕了生命的基本問題,讓生命未能完成。於是生理死亡就阻礙了我們念對最終問題,打斷了我們救贖的機會。 為了避免這種靈魂狀態——傳統上稱為受到詛咒——我們有義務在死亡找上我們之前先赴死。 詹姆斯・希爾曼,《自殺與靈魂》,p.108 --------- 《自殺與靈魂》這本書,反覆閱讀幾次後,我始終很難在心中給它一個清楚的評價。對我而言,這本篇幅簡短的書似乎比較像文學作品,沒有明確的結構;雖然好讀,許多段落之間並無連貫鋪陳某種新的立論,亦無舉出個案經驗以呈現其方法。許多時候,作者會捕捉一些比喻、引用某些思想家的文句,或進入人類歷史的脈絡,在主題周圍穿插繞行。因此,初次閱讀的時候,我覺得全書意涵模糊,給出的資訊量頗低,不像《夢與幽冥世界:神話、意象、靈魂》令人飽足。然而多讀幾次後,我卻漸漸感受到本書風格的魅力,那是治療師既謙和又自信的優雅印象,彷彿臨在於此。透過文字提供陪伴,或許也是本書在觸及生命課題時,難以取代的功能。本書亦強調了深度心理學與其他流派的重大差異;並在此基礎上,為一個充滿爭議的題目開闢新的可能,供後人在這條路上繼續探索。作者讓我們窺見,作為治療師的角色,何以獨立於社會規範、醫學與法律的原則,揹負起面對死亡的職責。對於剛開始對心靈感到好奇,或是懷有助人志向的讀者,本書則蘊涵指引與警示。 談到自殺這個議題,我們可能反射性產生以下觀點: 1.自殺是負面的 2.自殺是違反自然的 3.自殺是一個人獨自的決定 本書反駁了這些觀點,向大眾提出另一種看待自殺的角度。靈魂之死有別於肉身之死,乃是生命重生的方式,具有積極意義。等到身體病老,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