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2的文章

赴死之必要

圖片
【赴死之必要】 「如何」赴死不會比「如何」生活更不重要。斯賓諾莎扭轉了柏拉圖的格言,他在《道德論》第四卷(Ethics IV, 67)說,哲學家思考的都是死亡,但是這種冥想不是針對死亡,而是針對生命。活著,作為生命中確定的這一端,意味著我們是朝向死亡那端而活下去;這一端在此時此地,呈現為生命的目的,而這代表死亡的時刻——任何時機的死亡——就是每一刻。我們無法把死亡延遲到未來,只保留給老年。等我們老了,我們可能已經無法去體驗死亡;屆時也許只能歷經最外在的過程。或者,也許已經體驗了死亡,於是生理的死亡就失去了一切的衝擊,因為生理死亡無法消解靈魂的基本成就。當死亡沒有被容許在活著之時發生,生理死亡就對生命握有絕對的力量。當我們拒絕死亡經驗,我們也拒絕了生命的基本問題,讓生命未能完成。於是生理死亡就阻礙了我們念對最終問題,打斷了我們救贖的機會。 為了避免這種靈魂狀態——傳統上稱為受到詛咒——我們有義務在死亡找上我們之前先赴死。 詹姆斯・希爾曼,《自殺與靈魂》,p.108 --------- 《自殺與靈魂》這本書,反覆閱讀幾次後,我始終很難在心中給它一個清楚的評價。對我而言,這本篇幅簡短的書似乎比較像文學作品,沒有明確的結構;雖然好讀,許多段落之間並無連貫鋪陳某種新的立論,亦無舉出個案經驗以呈現其方法。許多時候,作者會捕捉一些比喻、引用某些思想家的文句,或進入人類歷史的脈絡,在主題周圍穿插繞行。因此,初次閱讀的時候,我覺得全書意涵模糊,給出的資訊量頗低,不像《夢與幽冥世界:神話、意象、靈魂》令人飽足。然而多讀幾次後,我卻漸漸感受到本書風格的魅力,那是治療師既謙和又自信的優雅印象,彷彿臨在於此。透過文字提供陪伴,或許也是本書在觸及生命課題時,難以取代的功能。本書亦強調了深度心理學與其他流派的重大差異;並在此基礎上,為一個充滿爭議的題目開闢新的可能,供後人在這條路上繼續探索。作者讓我們窺見,作為治療師的角色,何以獨立於社會規範、醫學與法律的原則,揹負起面對死亡的職責。對於剛開始對心靈感到好奇,或是懷有助人志向的讀者,本書則蘊涵指引與警示。 談到自殺這個議題,我們可能反射性產生以下觀點: 1.自殺是負面的 2.自殺是違反自然的 3.自殺是一個人獨自的決定 本書反駁了這些觀點,向大眾提出另一種看待自殺的角度。靈魂之死有別於肉身之死,乃是生命重生的方式,具有積極意義。等到身體病老,我們...

現代啟示錄:現代世界的暴力與空虛

圖片
   Mistah Kurtz-he dead             A penny for the Old Guy We are the hollow men We are the stuffed men Leaning together Headpiece filled with straw. Alas! Our dried voices, when We whisper together Are quiet and meaningless As wind in dry grass Or rats' feet over broken glass  In our dry cellar    我們是空心人 我們是被填充的人 倚靠在一起 腦殼中裝滿了稻草。唉! 我們乾澀的嗓音,當 我們一起低語時 寂靜,而毫無意義 好似乾草上的風 或老鼠踏過碎玻璃 在我們乾燥的地窖中 The Hollow Men by T.S. Eliot ----------------------------------------------   《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是一部1979年的長片,由蘭西斯·科波拉執導。此片圍繞著越戰的主題,故事主角為美國特種部隊的上尉。整部電影的風格卻與一般意義上的戰爭片大相徑庭。導演以約瑟夫·康拉德的小說《黑暗之心》作為基礎,套入歷史改編,處處給人虛實交錯、人性矛盾的複雜感受。絢爛的砲火、煙硝、暴露的屍體,畫面迷幻駭麗,卻又血腥暴力。當觀眾跟隨主角乘船在戰地前行,音樂與構圖精密配合,人性的脆弱、焦慮、癲狂接連浮現。一個個緊湊的衝突事件,那麼鮮明刺眼卻又不著痕跡地被時間帶走。如血水中污濁的漣漪互相激盪,最後回歸於無形。 電影一開頭,就透過大量獨白描繪了主角Willard的心理狀態。他曾經在戰場上殷切盼望能回家,到家後卻時時想著藏有敵人的叢林。Willard在床上突然驚醒,壓力與恐懼仍然緊緊跟隨著他,死亡的幻象疊合在窗外和平的世界上。他無法適應日常的生活,也失去了家庭。獨居一人,他在酒後與空氣搏鬥,對著鏡子出拳;玻璃碎了一地,他茫然地撫摸沾滿鮮血的雙手。戰爭無法結束,因為戰爭已經改變了Willard,創傷已經無可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