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命,始於和母親融為一體的狀態。此後,便逐漸脫離溫暖的懷抱,發現自身與他者的分界,以及彼此產生的影響。關係內化為我們的一部分,而內心也是一面觀看他人的濾鏡。人類的身體成長得很快,心理卻不見得能夠跟上,往往需要更多時間練習成為自己。
《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由簡入繁、面向豐富,處處充滿啟發。透過大量的案例故事,讓讀者不用陷入專有名詞的定義問題,就能窺見客體關係理論的意義。作者漢默頓(N. Gregory Hamilton)平和且清晰的文字,帶領我們關注人類發展過程的種種境遇,也提醒讀者知識框架的有限,浩瀚的內在世界永遠存在未知。
雖然本書在心靈工坊初版至今已過十年,反覆閱讀仍會得到新的觸動,希望能讓更多朋友知道這麼值得一看的作品。下文將分享閱讀時紀錄的一小部分重點與個人淺見,歡迎大家多多指教,一起討論!
---
1.自體與客體
我想,每個人可能都曾有以下經驗:我們對於某個人的觀感有時極為良好、無比喜愛,有時又突然變得負面消極、相當厭惡。孩子的情緒表現尤為鮮明,他可能在心情好的時候,覺得整個世界都完美無瑕,下一刻又如暴風雨來襲般憤恨不滿。上述例子顯示人與他者的關係是流動的,對方可能沒有真正改變,只因我們的心變了,所見就不同了。
我們可以說,有時候改變的不是真實的對象(外在客體),而是他在我們心中產生的形象、幻想、記憶與概念等(內在客體)。客體指涉任何愛恨投注的對象,除了有生命的存在,亦可是物品、一套信仰或團體的概念等。就像客體有內外之別,談論自己的時候,也能區分為外界看到的自己,以及我們對自身生理乃至心理的感覺以及體會(自體)。關於內部與外部的區分,是客體關係的基礎,有助於辨別此刻聚焦的對象。
在母嬰「自體—客體」未分化的共生階段,人不需要追求任何事物就得到滋養,平靜而且輕鬆。長大後,我們開始藉由外部世界的回應認識自己、邁向獨立。這趟旅程充滿艱辛挑戰,獨自承擔慾望和失落實為不易。而且,關係總是會出現矛盾,沒有人可以永遠符合我們的期待、滿足我們的需要。於是,人們在年輕的歲月裡容易把世界撕裂成兩半,一半是好的、一半是壞的,以避免內心的衝突。需要經過恰當的支持與學習,才能脫離好壞、善惡的全然二分,用貼近客觀的方式與外界互動。
2.治療師的角色
個案進入診療室的同時,也攜帶著他在過往關係裡發展出的模式。治療師可能會被視作個案的父母、情人、敵人等,因此,雙方之間的互動,亦是讓個案覺察自己心理內容的契機。治療師的角色是中立的,給予個案投射內在自體與客體形象的空間,但他也不可避免地在治療過程展現自己的性格和想法。
作者仔細呈現了治療關係當中的技巧,並強調運用技巧是為了促進個案的「洞察力」。所謂的「洞察力」並非理智上的分析或行動,而是「把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對自體的各式各樣感覺,以嶄新而有意義的方式結合在一起。」(p.261)治療師持續引導個案澄清自己的想法,保持同理並提出詮釋,有助於個案把分裂的感受重新整合。例如,藉由治療師的涵融,個案可能從對他人強烈的愛恨情緒裡,找到恆定的觀點,同時接納自己的各種面向。
治療師需要保持覺察和真誠,為了維持治療關係,設定應有的限制。若個案在混亂的生活中期望找到一位救世主,於是投射「全好」的形象在治療師身上,他必須足夠謙遜方能釐清個案內心正在發生的事情。另外,治療師應當在同理個案之時,適時指出他的觀察,讓無意識的內容能夠浮現到有意識地討論中。閱讀本書便會發現,治療師的工作總是微妙地遊走在邊界上,必須充分瞭解個案特殊的歷程和自己的定位,採取合適的方法。
3.關係即現實
我們通常認定「現實」就是固定、清楚、沒有爭議的存在,然而現實是由環境、文化所塑造。人活在社會的關係中,關係又充滿了變動:一個焦慮的人可能會把所有他者當成危險份子,一個上癮的人可能會把毒藥當成生活的必需品,一個沈浸於幻想的人可能會把自己視為全知全能的神。許多時候,人們依然渴望重回母親的子宮、永保全然合一,而宗教、親密關係或任何迷人的客體,都能帶來片刻融合的體驗。不過,作者指出日常生活的現實感,有賴於自體、客體和第三個參照點。有所參照,就不至於被某些關係消弭了個體性。
「個案們一律都會描述,重新接受日常的現實,伴隨著他們經驗自己為獨特且仍與他人相關的心理能力『你和我以及非你、非我的其它東西。』」(p.359)人的現實感源於關係,治療師肩負著那個「其它東西」的角色:治療師與個案和他生命中依戀的客體有一段距離,所以能夠如實地反映他們的關係,讓個案看見。每個人經驗世界的方式都獨一無二,沒有人能觸及某種超越主客分裂的、本質上的真相,我們承認此侷限,以便維繫穩定的世界觀。人的想像力是非常強大的,這點不容輕忽。想像卻只能在回到身體的邊界內時,才得以妥善發揮,進而化為支持自己與他人的能力。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