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時候會遇到睿智的長者,他的智慧不只是字面上的形容,而是在人類的心與腦之層面。這種人的特質有助於我們暸解魯道夫・施泰納(Rudolf Steiner)在未來人類身上看見的『靈性』(spirituality)。如果年輕孩子的靈性是一種天賦,它對成人而言只能透過磨難和內在的努力方能獲得。諸如勇氣、寬恕、堅毅和最重要的愛等特質,並非僅僅只是交付給我們;我們必須為它們一次又一次地奮鬥。之所以如此,是基於一個深刻的原因:如果人類天生就具備上述特質,美德將成為迫不得已的必然;我們會是靈性的存在,但這並非出於自由的選擇。靈性成長沒有強加在我們這些現代的成人身上,反之,我們有機會自由地讓它到來。」
(Michael Howard, Rudolf Steiner. "Art as spiritual activity: Rudolf Steiner’s contribution to the visual arts.". 1998. p. 39. 個人翻譯)
---
《藝術作為靈性活動》由麥可・霍華德(Michael Howard)編寫,整理了魯道夫・施泰納(Rudolf Steiner)的文集,並詳細分析人智學對藝術的詮釋及啟發。最近閱讀本書,發現有許多段落發人深省,值得藝術或心靈相關工作者閱讀。本文將透過個人理解簡單介紹一部分內容,歡迎大家多多指教、一起討論!
「人智學」(Anthroposophie)是施泰納在20世紀所創立的一套學說,探討靈性世界與人性的關係,認為人同時包含身、心、靈三個層次,且關注在這些面向達到「自由」的議題。人智學被應用的範圍相當廣泛,包含教育、農耕、醫療......等,尤其在藝術的領域影響了許多創作者,例如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阿芙・克林特(Hilma af Klint)等人,我們可以在這些藝術家的作品裡,看見前衛的形式與色彩。
人智學相當重視藝術,因為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我們除了身體的運作,還包含想像力與情感在心靈當中的豐富流動。所以,任何藝術活動都無疑地是一種靈性活動,如同一座橫跨感官經驗和靈性世界之間的橋樑。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人智學相信藝術史訴說了人類集體的發展歷程:「施泰納的觀念揭示了藝術作為偉大靈性戲劇上演的舞台,在其中,人類的命運緊密交織於靈性存有的行動之間。」
根據施泰納提出的人類的發展架構,從兩千年開始,我們處於「第五後亞特蘭提斯紀元」(Fifth Post-Atlantean epoch),接下來將邁入「第六紀元」(the Sixth epoch);目前正是人類的意識發展最側重物質的時刻,喪失了對靈性的覺察。施泰納認為,起初人類本來就可以和靈性世界的存有互動,對他們來說,那是鮮活而真切的體驗。後來,這種直接的接觸減少了,轉換為靈性的信仰與傳統。至今,連信仰本身也喪失了靈性的力量。
對此,我立刻聯想到榮格在其自傳中談到他年少時參加基督宗教儀式的空虛感,徒有形式卻欠缺撼動心靈的內涵。人類集體靈性失而復得的旅程,無異於每個人一生的掙扎與成長。失去靈性是一件令人非常痛苦的事情,但施泰納覺得它其實也有意義:「就如同青春期是邁向成年至關重要的一步,我們失去直接的靈性洞察力,並墜入綁定物質的意識,伴隨著所有從中而來的困苦,人類得以展開更高層次的成熟。」(p.38)
我無從確知施泰納對人類發展的時代定義是否屬實,不過,我從中感受到一股對生命的熱愛。施泰納並沒有把「失去靈性」一事看作罪惡,還強調它能帶給人自由。有所侷限,才必須選擇;而有所選擇,才算真正自由。許多人學習心靈的知識,是渴望得到超然的神奇體驗,遠離物質生活。然而,現代人能有意識地對於物質世界建構認知,其代償是脫離朦朧混沌的神話時代,必須接受個體的孤立、活在物理法則中。如今,我們的目標並非重返,也無法回頭。唯有繼續向前,同時尊重理智與情感、物質與精神,成熟的靈性才有機會在未來與我們相遇。
回到藝術的主題,近代以來,藝術家們逐漸意識到「外在」與「內在」的真實都存在於此刻,於是跳脫學院藝術風格、追求抽象的造型。作者以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âncuși)最早從1923年開始創作的系列雕塑「空中鳥」(Bird in Space)為例,該作品的造型簡潔修長,雖然沒有形似飛鳥,卻有力地表現了向上翱翔的動態感。由此可見,視覺可以像是音樂一樣,直接表達內心體驗。「空中鳥」標誌出抽象藝術的嶄新可能:不再為只外型的肖似而琢磨,反能藉由材質凸顯各種特性在人類內心的作用,靈性價值的回歸從此展開。
---
Bird in Space, Constantin Brâncuși, 1928
圖片來源:
https://www.moma.org/collection/works/81033
https://www.moma.org/collection/works/81033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