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勞利談榮格:精神分析學的進步
處在佛洛伊德、榮格時代以及其他深層心理學域提倡者的時代,克勞利是第一位傑出的現代魔法師。他在這波運動裡詳細的探索,比起其他消縱即逝的理論更廣為流傳,無疑地他確實同步著手完成了其成就。他分享對於佛洛伊德性學重要性的欣賞,並借鏡榮格的比較宗教以及從心理學觀點探討的哲學,克勞利試圖將此轉化為類似的魔法實踐研究。 一九一六年刊登於《浮華世界》(Vanity Fair)的論文〈精神分析學的進步〉(An Improvement on Psychoanalysis),是對克勞利而言深層心理學最完整的分析。 《儀式魔法全書:下冊》,p.375 --- 以往和大家分享泰勒瑪思想時,總會有朋友說令人聯想到榮格。 克勞利本人究竟如何評價榮格,其魔法觀又和精神分析、榮格心理學有什麼關聯呢? 本文將翻譯〈精神分析學的進步〉的部分段落,加上個人理解,希望與各位一起討論! 若對此主題感興趣,敬請把握最後時間報名11/1的線上導讀課程:https://reurl.cc/EZjm0K 〈精神分析學的進步〉副標題是「無意識的心理學——作為餐桌上的消遣」(The Psychology of the Unconscious—for Dinner-Table Consumption)當時,心理學這門新鮮的學科是個流行話題,榮格與佛洛伊德的愛恨情仇更是知識份子們家喻戶曉的八卦。該論文發表於1916年的12月,當時榮格已經和佛洛伊德決裂,並開始對神話的主題進行研究。他從1913年開始用「分析心理學」(Analytical psychology)一詞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區分。與將自己視為繼承者的老師分道揚鑣、又受到1914年世界大戰爆發的衝擊,榮格經過一段黑暗的低潮,並從中發掘了新的養分。克勞利雖然對榮格不乏冷嘲熱諷、頗有微詞,但仍在文末下了「每個人都應該要讀榮格」的結論。 「得知蘇黎世的榮格博士對弗洛伊德的某些結論感到遲疑時,我們不應該驚訝。他沒有將意志(will)與性(sex)聯繫起來,而是將性與意志聯繫起來。因此,在不知不覺中,他為一古老的魔法觀念之複興鋪平了道路——將意志作為自我(self)的動態面向。根據同修們的說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明確目標(purpose);並透過人的形式,帶著其優勢和劣勢,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