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22的文章

《形塑之書》筆記 ch.1

圖片
《形塑之書》(Sefer Yetzirah)或譯《創世之書》,是最早的卡巴拉文獻,確切年代不明,但可能落在西元前三世紀左右。相信許多人都有聽過聖經裡的這句話:「太初有道(the Word),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約》1:1)但是「道」,或說「話語」為何具有如此重要的神聖意義?《形塑之書》就解釋了希伯來文字母,如何對應神的創造事功。32條智慧的路徑,是整個宇宙形成的根源,過程關係到元素、方位乃至於人體的構成。本文主要依據英譯本第一章的內容摘要撰寫,英譯本連結將附於留言。歡迎多多指教,一起討論! --- 神將祂的名字透過三種方式表達(Speharim)——「數字、文字、聲音」。 輝耀總共有10個,10是至關重要的數字,正如同我們的手共有10隻指頭。我們必須時常默想、銘記、理解這數字中的智慧。 10個輝耀各自連結到10種領域,兩兩成對: 無邊無際的起始與終末、深淵一般的善與惡、測量不盡的高度和深度、浩瀚廣闊的東方和西方、南方和北方。神在王座上統治著這一切,直到永遠。 10個輝耀如同火焰與閃電,道/話語(the Word)在它們之內,它們快速移動的同時,就依據著神的指令,狂風迴旋般地「訴說」(speak);並忠誠地再次回到神的王座前。 10個輝耀給予了我們10個數字,各有其意義: 1.「諸神的唯一聖靈」,包含聲音(the Voice)、靈(the Spirit)、道/話語(the Word) 2.聖靈創造了空氣/風(Air),並將之形塑為22個聲音,也就是22個字母:3個母字母(mothers)、7個雙發音字母(doubles)、12個單發音字母(simples)。 3.在風中祂又形塑了水/流域(Waters),並在無形的虛空之處形塑了泥濘與泥土。祂在之上設計地面、鑿出溝壑,奠定了堅固的物質世界。 4.最後,祂從水中形塑了火,並為自己建造了一個有著「輪」(Auphanim)、「撒拉弗侍立」(Seraphim,意譯為蛇:serpent),以及「基路伯」(Kerubim,或譯:智天使)的王位。如《詩》(104:4)所述:「以靈(spirits)為使者、以火焰為僕役。」祂在單發音字母中揀擇了三個,封印並形塑它們成為一個偉大的名字:「IHV」(יהו:yod、hey、vav),藉著此名,祂封印了六個方位: 5.祂往上看,以「IHV」封印了高度 6.祂往下看,以「IVH」封印了深...

德米安:佳句摘錄與心得

圖片
「假如我們不是極為獨特,假如我們中的每個人,都確實能被一顆砲彈從世上徹底清除,那麼講故事就毫無意義。然而每個人又不只是他自己。每個人還是唯一的、特殊的,在任何情況下都極為重要、值得注意的點。在這個點上,交會著世界的表象,而每次交會,都是僅有的一次,絕不復來。為此,每個人,只要他履行自然的意志,他就配得上任何關注。靈魂在每個人身上成形。造物主在每個人身上受難。救世主在每個人身上被釘上十字架。」 讀赫曼・赫賽的時候,像在讀經文與詩歌,又像在讀榮格、讀尼采或叔本華,卻又以上皆非。赫賽的作品總有一種獨特的單純與溫暖,令人哭泣、微笑,毫不費力地觸碰到內心的一小片神聖,如水晶澄澈美麗。《德米安》是一本篇幅簡短的小說,以第一人稱的觀點敘述,從少年的成長故事出發,反映二十世紀的景況。好的故事能跨越時代侷限,喚起人類內心深處共同的原型。我相信時至今日,許多人閱讀《德米安》時,仍會深深地被觸動、同理,並獲得力量繼續前進。本書譯文流暢優雅,佳句多到摘錄不完,本文僅挑選幾個部分撰寫心得,歡迎大家一起討論! ------ 1.該隱的印記 少年辛克萊與德米安初次相遇時,以「該隱額頭上的記號」開啟對話。聖經裡,該隱與亞伯是亞當和夏娃的兒子,耶和華中意亞伯的供物,該隱嫉妒於是殺死亞伯。後人對該隱及其後裔憤怒,卻不能殺他們,因為神在他們的額頭上立了記號。德米安認為,這個故事可以另做解釋。該隱應當是個強者,強者殺弱者,可能是一種英雄之舉,當然也可能不是。無論如何,弱者基於恐慌和怨恨,也想要殺死強者,卻沒有能力,因此只好編造「上帝的記號」一說,掩飾自己的軟弱。 這段討論的重點,並非聖經解讀的正確性,德米安的目的,其實是協助辛克萊看見更多思考及詮釋的可能性。辛克萊被一個虔誠信奉基督教、守序而安穩的家庭扶養,他形容自己來自「光明的世界」,卻深受「黑暗的世界」影響。德米安想告訴他,基督宗教帶來的價值觀,往往是善惡分裂的,而他必須尋找跳脫兩者的價值。本書運用「該隱印記」,比喻那些擁有獨立思想、勇敢追尋完整的人們,所配戴的勳章。它絕不是具體的標誌,而是一種精神。德米安發現辛克萊具有該隱印記的潛能,於是在他顛簸的青春中,一路引導、陪伴,直到這記號已然清晰。 2.破殼而生 在學校裡孤獨、情緒低迷的辛克萊,開始藉由繪畫重新找回自我。他把「夢中鳥」畫作寄給德米安,後來收到了一張紙條作為回信,上頭寫著:「鳥奮爭出殼。蛋就是...

【關於黑日】

圖片
在讀《黑日》的好幾年前,我就已見過「黑日」,並花費許多時間反覆描繪它。描繪「黑日」是一件弔詭的事情,因為它的黑暗導致視覺弱化,溫度、氣味、情緒感受等被凸顯,最終卻又要回到視覺,以表達這些體驗。黑日出現在絕望的時刻,意識被痛苦侵蝕,漆黑塗滿大地;它遮蔽了前方曾經清晰的目標,卻又溫柔地覆蓋一切。當我停止掙扎、沈浸其中,竟發現那份黑暗是炫目的。 初次見到黑日時,它點燃了整片罌粟花田,光芒宛如日全食的一圈金指環;飽含強烈的恨意與愛意,融為濃郁的黑色。近期描繪黑日,原本是我有意識之舉,想要重返那片燃燒的花田,卻發現它早已燒成灰燼,形體瓦解、瀰漫在煙霧裡,因餘光映照而色彩斑斕。 「黑日」(Sol Niger)究竟是何物?它是吸收所有光線的黑色,為何又能放射出燦爛陽光?直到我開始閱讀Stanton Marlan的《黑日》(The Black Sun: The Alchemy and Art of Darkness),才逐漸理解它出現的意義。本書非常豐富、引人入勝,本文僅能分享一點筆記與淺見,如有訛誤,也敬請多多指教! ------ 1.煉金術 煉金術表面上在處理化學物質、點石成金。但是,榮格發現鍊金術師想製造的並非一般意義下的黃金,而是「哲人石」(philosophical gold)。煉金術的方法是真實的,只是這份真實不在於物質,而在於心理。煉金術雖被貶為殘缺的自然科學,它仍透過藝術、音樂、文學的傳承,持續在當代存活。本書收錄許多歷史上的名作和個案的創作,透過它們進行論述。 閱讀本書時,我也想起「煉金術」(alchemy)一詞據說可追溯至埃及象形文字:「源自黑(Khem)之土地」,而「黑之土地」指尼羅河三角洲孕育繁榮的黑色土壤。因此,煉金術又名「黑之技藝」(Black Art)。(《儀式魔法全書(下冊)》) 2.黑期 煉金術的工作是危險的,榮格談到,煉金術師可能在開始時遇見「惡龍」,也就是帶來折磨的「黑期」(nigredo):「靈魂發現自己陷入與『陰影』(shadow)纏鬥的憂鬱陣痛中。」黑期的工作是與陰影相會,遇見我們畏懼的「惡魔」,在善與惡、光與影之間拉扯;而「黑日」(Sol niger)就是表現此階段的重要象徵。不難想像,這關乎人性傷痛的歷程,使「黑日」被意識所畏懼;本書卻點出它的璀璨、愛慾與智慧,仍留存於無意識中。 我們期待黎明升起,「黑期」邁向終點,所對抗的「惡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