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特塔羅與煉金術|女皇:蘊涵生命的「鹽」

「III. 女皇」(The Empress)是托特塔羅中陰性發展的第二階段;在代表「處女」(The Virgin)的「III. 女祭司」之後現身,「女皇」是成熟的、具有社會地位的女性——「妻子」(The Wife)。她和下一張牌「IV. 帝王」(The Emperor)是配偶的關係,兩人在畫面上彷彿隔著牌的邊界相望,使彼此得以完整。然而,「女皇」卻遠遠不只是「帝王」的另一半,更歸屬於宏大的神秘領域。對克勞利而言,這是因為作為象徵的女性特質根本難以簡化,她的姿態變幻莫測,彷彿擁有無盡的奧妙:「諸多王位、諸多才藝、諸多誘惑,宙斯的女兒。」(The Book of Thoth, p.75) ⠀ ⠀ 文藝復興時期前後,「女皇」的形象原本以強調權威和財富的裝飾為主,她身著華服、坐在金碧輝煌的寶位上。我們可以從歷史背景推測,她顯示了當時透過聯姻增加王國影響力的習俗。隨著君主政體的式微,「女皇」圖像中統治者的威儀有淡化的趨勢。再加上塔羅牌與神秘學理論的結合,「女皇」被賦予金星的特質,因此開始像女神阿芙蘿黛蒂(Aphrodite)一般,周遭圍繞著彰顯生機的自然元素。例如偉特塔羅的「女皇」,背景是鬱鬱蔥蔥的山林泉水。至於托特塔羅塑造的「女皇」則別有巧思,凝聚了複雜的象徵語言。 ⠀ ⠀ 克勞利針對金星符號進行詮釋,指出所有占星符號中,唯有金星可以串起生命之樹上的所有輝耀:金星的圓形由第一到第六輝耀組成,下方的十字則是七、八和六到十兩個筆畫。(圖一)這個有趣的圖像遊戲向我們說明,宇宙的根本原理即是愛。愛的主題,也預告大秘儀的互動發展,將揭開一齣近似於《哲學家的玫瑰園》(Rosarium philosophorum),以戀人結合為喻的煉金故事序幕。 ⠀ ⠀ 女皇的王座兩側有藍色波浪狀的立柱,暗示她由水而生,如同阿芙蘿黛蒂的神話。遠在奧林帕斯神出現的古老年代,大地女神蓋亞(Gaia)曾賜給自己最小的孩子克洛諾斯(Cronus)一把鐮刀,替受迫害的兄弟姐妹報仇,反抗父親天空之神烏拉諾斯(Uranus)。於是,克洛諾斯抓準時機,用鐮刀割下父親的生殖器,拋到海裡。精與血混雜於浪潮中,最後拍打在岸邊的泡沫,竟匯聚成阿芙蘿黛蒂。祂的美麗不凡,源自愛的毀滅性與創造力,又如此和諧優雅。 ⠀ ⠀ 愛兼具肉體情慾和靈性渴望兩種極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