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就像以地下莖繁衍的植物, 真正的生命是看不見、深藏於地下莖的; 露出地面的部分生命, 只能延續一個夏季,然後凋謝。 然而,我從未失去的是, 深埋於內心深處的潛意識, 它持續地在永恆的流動中生存; 我的夢境、各種幻覺猶如火紅的岩漿, 於是,我欲加工的生命在其中被賦予了形狀。 卡爾・榮格,《回憶.夢.省思》 --- 繪於2019年,3月, 〈亂,序,秘密,宇宙〉 Chaos, Cosmos, Disorder, Secret Order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9月, 2020的文章
戀人:對立與愛的誕生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關於我〗 我是玄享,本名楊善淳,修習藝術設計,也喜愛心理學、哲學。因為被托特塔羅充滿生命力的畫面吸引,閱其理念後,發現牌中蘊含深度哲理和對人性的期許,對我意義重大。最初我藉托特塔羅沈澱自己,近來開始在占卜中與人互動,看見他人的寶貴經歷。我將在此專欄寫下這些收穫,希望能帶來更多討論。我才剛開始學習神秘學的旅程,僅能提供淺見,以及個人對藝術的粗略感受,願與各位分享。 〖托特塔羅簡介〗 塔羅牌是一種占卜工具,更是幫助我們探索心靈的媒介。本系列介紹的是托特塔羅,由亞歷斯特·克勞利(Aleister Crowley)設計,芙瑞妲·哈利斯女士(Lady Frieda Harris)繪製。談到托特塔羅的特色,最直觀的部分,就是階調豐富的色彩,和複雜的畫面構成。這些美麗的圖案,背後都有它的意義,是將抽象概念視覺化的結果。托特塔羅的另一個特點,是象徵體系的龐大,融合占星學、卡巴拉、易經、煉金術......等,以及克勞利本人創立的泰勒瑪。因此,欲了解托特塔羅的內涵,需要許多知識的累積,加上個人對牌的聯想、體悟。 〖塔羅筆記〗 關於愛,我曾經有個特殊的體驗。那天,我依循著平常的路徑放學回家,搭上擁擠的公車。當車子經過一個光線微弱的轉角處,一瞬間,所有人身上的細節,從衣角到毛孔,都浸泡、消融在拉長交錯的影子間。眼前的景象是那般完美、協調、合而為一。然而,下一秒,當光線照進車廂,現實重新浮現,人們緊貼著彼此,卻避諱任何可能交錯的視線,彷彿隔著不可見的屏障。如此緊密,又如此孤立,這之間的落差使我印象深刻。儘管擁有便捷的交通,我們卻非常疏離;儘管能輕易地製造連結,卻感受不到愛。在人口爆炸、傳播發達的時代,孤獨感正時時蔓延。或許,這是因為愛關係到一件事——創造。 現代的生活充斥著一種氣氛,就是一切可以想到的東西,好像都已經被創造過了,我們的思想中再也沒有什麼是新鮮的、可以帶來改變的。氾濫的資訊,伴隨著持續不間斷的感官刺激,我們投身當中,最後剩下空虛、麻木和無力感,世界仍日復一日機械地運轉。而那些真正具備影響力的,好像只有那些已經存在的大財團、組織,平凡個體的意志毫無價值。人們並不缺少情緒,情緒作為一種包裝、感染的媒介,廣泛出現在人際、消費、政治等等領域;但是愛,我們卻顯得貧乏。此愛不僅是關於家人、戀人、友人,也包括藉著與任何對象互相對應、磨合的勇氣與想像力。托特塔羅中的「愛人」便透過...
從精神分析看〈沈默的羔羊〉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一、摘要
《沈默的羔羊》為Thomas Harris 出版於1988的著名小說。劇情描述一位FBI的實習生Clarice,為了偵破一個關於剝皮殺人犯「Buffalo Bill」的案件,被派遣去監獄,向被稱為食人魔的連續殺人犯兼心理醫生Hannibal詢問線索。經過幾番波折,Clarice終於殺死Buffalo Bill並拯救被綁架的女孩Catherine。本書通常被定為成驚悚小說,但我認為《沈默的羔羊》的重點,是在刻畫主角Clarice如何深入她自己的心靈,勇敢面對自己的課題並成長。如Hannibal所說,這是一個關於”transform”的故事。書中的反派Buffalo Bill經常被認為只是一個陪襯的角色,但他的心理其實和Clarice有許多相互呼應之處。本文將透過精神分析的角度分析這兩人,並談論童年經驗對人格塑成的影響,以及人如何在精神分析的過程中打破原本僵固的心理結構,為當前的人生賦予意義。希望能提供一個更豐富的視角,理解這部經典之作。
二、以佛洛伊德理論詮釋Buffalo Bill與Clarice的童年 Buffalo Bill的母親是一位經常酗酒的妓女,她在Bill兒時遺棄了他。Bill進入了一個充斥著暴力的寄養家庭,後來展現出許多犯罪行為和精神疾病的特質。Buffalo Bill對母親有著強烈的認同,失去母親之後,他開始模仿她的姿態、妝容。甚至為了讓自己完全成為她,四處謀殺女性,用她們的皮膚製作外衣。佛洛伊德的《哀悼與憂鬱》提到,在所愛之人消失時,哀悼者會逐漸放棄失去的愛,企圖尋找新對象;但憂鬱者則會把失去的愛帶入自己之內,永不分離。Buffalo Bill就是如此,她的戀母情結在母親死去後,變成了迷戀自己的表現。然而這與欣賞自己的特質、擁有自信心完全無關,而是把對死者的愛導向再度認同。 Buffalo Bill以為自己就是母親,企圖製作符合內在的外衣,他稱之為”transform”。他在地下室養滿了蛾與蝶,幻想著自己破蛹而出。但這是一場注定失敗的轉變,因為破蛹是建設性的行為,是由內而外地展現新生命;Buffalo Bill卻是遮掩著已經死去的屍體,用模仿的行為塗蓋腐爛的內在,這是凝滯不前的力比多、假的創造力。
精神分析重視早年記憶的影響,孩童與父母互動的模式可能塑造出延續一生的內在劇本。Buffalo Bill喪母,Clari...
何謂「空」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釋迦牟尼曾提出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由無常推論無我,最後理解「空」。 無常的意思是,宇宙中沒有永恆的實體, 一切皆是因緣和合而成,瞬息萬變; 由此可知沒有一個恆常固定的「我」。 因為終於發現這個「我」本來就不存在, 而消滅所有執著、所有苦,了悟「空」。 但是「空」究竟為何? 繼上一回的講課之後, 昨日又很幸運地請這位佛法研究者分享了「空」的概念, 內容豐富精彩,我非常感激。 以下是一些筆記與個人的心得、理解, 歡迎大家指教、一起討論。 --- 談及佛教的演變脈絡, 從釋迦牟尼的根本佛教開始,產生了兩個走向, 一是堅守戒律的「上座部」,部派佛教派別眾多, 但基本上都依循阿含經的內容。 「上座部」中,「有部」、「經部」較重要。 二是因地制宜的改革派, 其中「大眾部」最重要,並衍生出大乘佛教, 在與婆羅門教等宗教鬥爭的過程中, 發展出各式各樣複雜的體系。 大乘初期形成般若思想, 由龍樹集大成為空的哲學,是為「中觀學派」; 後來又有源自經部的「唯識宗」興起。 接下來,本文將粗略介紹不同派別對「空」的看法, 最後以該研究者所認同的「中觀宗」進行總結。 --- 【上座部-有部】 「有部」認為,在世間萬物的種種假象下, 可以分析出構成宇宙的基本法,法體即自性(本體)。 就像當代科學中講的基本粒子,是不可分割的最小單位。 「有部」主張假必依實、析假見實 , 因為這些法是實有的,最後的結論為「我空法不空」。 【上座部-經部】 「經部」主張「現世實有」,蘊、處為假,界為真。 「蘊」是身心等存在的構成要素:色、受、想、行、識。 「處」是認識的主體能力與對象,共十二種, 包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與「六境」:色、聲、香、味、觸、法。 這些都是虛幻的,時間、過去未來也不存在, 只有此時此刻的現世是真實的。 【唯識宗】 「唯識宗」源於「經部」, 認為所有現行(現象)都是由相對應的種子產生, 種子創造現行之後並不消失,而是變回種子。 那這些種子是哪裡來的呢?在阿賴耶識。 除了眼、耳、鼻、舌、身,和第六識:意識之外, 「唯識宗」的第七識為末那識,意近精神分析概念中的潛意識; 而阿賴耶識為人的第八識,為根本識,承納萬法的種子, 意近榮格心理學的集體潛意識。 阿賴耶識為業力承載體與生死流轉的根本, 輪迴之所以產生,是阿賴耶識中的執著與業的潛在力顯現而...
自我分割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遇到危險時海參會把自己分成兩半: 一半給世界吃掉, 一半逃跑。 在海參的身體中間展開了一個深淵, 也立刻出現了兩個彼此陌生的邊緣。 在一個邊緣上有死亡,另一個有生命。 一邊是絕望,另一邊是撫慰。 該死幾次就死幾次,但不要過頭。 倖存的那部分,也可以在需要範圍內再生。 我們會自我分割,喔沒錯,我們也是, 只是我們把自己分成身體和破碎的低語。 身體和詩。 這邊是沈重的心靈,那邊是 nor omnis moriar, 這三個字像三根羽毛讓人飛起。 深淵沒有把我們分開。 深淵將我們包圍。 (nor omnis moriar,拉丁文,意即並非一切都會死去,暗示靈魂不朽。) 節錄辛波絲卡,《黑色的歌》,〈自我分割〉 --- 人是善於自我切割的動物, 作為保護的手段,或說一種防衛機制, 讓自己與危險、傷害分開,暫時逃離。 彷彿被世界吃掉的是另一個人,而不是我。 然而,當我們無法認同那個受傷的自己時, 會在靈魂深處產生斷裂。 那就是深淵,一道望不見底的鴻溝, 所有黑暗、所有悲傷都沈積在此, 而我們不敢靠近、不敢看清。 Ronald Fairbairn是一位英國的精神分析師, 他觀察到了一種人類發展的常見狀況, 稱之為分裂人格(schizoid personality)。 它不是疾病,也不一定會造成生活上的困擾, 和人格分裂不同,沒有記憶的斷裂,也沒有特殊的行為。 分裂人格者甚至可以與人進行融洽的社交互動, 但儘管如此,是他們的內心仍然感到抽離、沒有連結。 分裂人格者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徵: (1)彷彿自己能獨立完成一切的全能幻想 (2)認為心中隱藏的秘密很珍貴,並因此產生自我膨脹 (3)對幻想和內在現實非常專注,與外界保持脫離 分裂人格者壓抑了外部刺激帶來的情緒感受, 這種自我分裂,使他們的內在與外在處於不一致的狀況。 就像被辛波絲卡說的,被深淵包圍,形同孤島, 分裂人格者通常對親密關係不感興趣,認為自己不需要, 也不易受外在的評價影響,態度冷漠、超然。 但這並不代表所有混亂、不安的情感和慾望都憑空消失, 而是埋藏在內心,以豐富的幻象、夢境等方式浮現, 因此,分裂人格者通常有著強烈的心理活動, 當他們需要表達時,則會透過創作、書寫等間接的方式。 Fairbairn認為,分裂人格的產生是因為「愛的問題」。 分裂人格者或許有創傷的經驗、長期不被滿足的需求等, 最終...
如何遠離苦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如同在廣大森林中拾掇的幾片樹葉, 佛法所提供的知識僅是眾多知識的一小部分, 但是這一小部分,關係到生命中苦的解脫。 今天有幸聽聞一位研究佛法者的講解, 不談宇宙的始末、不談神通,回歸根本, 只談人類現實生活中的境遇與改變之道。 我覺得相當有趣,以下分享幾點,歡迎一起討論! 1.就像一種人本主義的哲學: 不同於其他宗教,佛教的原始概念中不存在掌控人類的神。 我們的行為以及行為招致的後果,都完全是自己的責任。 佛是「覺者」的意思,他是百分之百的人類, 不具備超自然的力量,而是一位「人性的典範」, 佛說人應當「自作皈依」,且只能用自己的洞見與努力達到解脫。 2.鼓勵思考: 由於不存在掌控人類命運的神, 也當然沒有必須崇拜、維護的偶像或不可褻瀆的真理。 因此對佛教而言,「相信」這件事是毫無意義的, 甚至,忙ㄇ相信可能是對理解的阻礙。 釋迦牟尼時常與人辯論,鼓勵弟子提問、獨立思考, 畢竟只有當你自己覺得某些思想是正確、合乎道理的時候, 它才可能對你有所幫助。 3.沒有靈魂: 許多人誤以為佛教有「靈魂」之說,但其實佛教的核心為「無我」。 我們只是五蘊聚合而成,感官與意識,緣起緣滅便消散了, 本來就不存在一個非物質的、永恆的主體, (就算有,那也和眼前的人生無關。) 那只是我們選擇相信的一種錯覺,或說「我執」。 許多煩惱皆因爲人執著於這種錯覺,而感到被傷害, 如果發現「我」根本不存在,這個乘載體驗的主體純屬想像, 便可以不受各種事物影響,不再升起紛擾的思緒。 4.無常: 這個世界的一切都在不斷改變, 無論是物質現象或精神狀態,都無法永遠保持。 但是人常常希望抓住某些美好的片刻、抗拒改變, 因此會體驗到強烈的情緒張力,受到慾望宰割。 接納世事無常的本質,把注意力從種種期望移開, 只專注在眼前的此時此刻,就能感受平靜與自在。 5. 因果與業: 怎樣的因,只能導致怎樣的果, 但有因不一定會有果,就像種下了種子不一定會發芽, 因果之間還有「緣」這個要素,就像空氣、水分等條件。 至於「業」是行為的意思,不單指涉具體行動,心念的運轉也是造業。 所以當我們看到一個結果時,可以回推其原因, 卻不能肯定接下來將產生所預期的結果。 所以,常聽到的「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是錯誤的, 因果與業的概念不應被當成前世今生的道德訓誡, (那對解脫也沒有幫助,偏離了佛談論的主題。) 僅是簡單描述人世間事...
托特塔羅每日抽牌解析- The Hierophant 大祭司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信念、學習、精神的啟發、神秘體驗 大祭司是一位將人們引至新時代的指導者, 他是信念的化身,同時有金牛座的力量, 因此他的信念是透過實際的體悟構築而成。 大祭司比的是惡魔的手勢,暗示打破善惡的二元分化 。 杖上的三個圈,代表伊色斯、歐西里斯、荷魯斯三個時代。 小五芒星中央的嬰兒,就是將投生於世的荷魯斯。 五芒星的角分別對應四元素與乙太, 而六芒星,則象徵陰性能量與陽性能量的神聖結合。 從五芒星走向六芒星,也是從精神走向物質, 從內心走向世界,與宇宙進行連結的過程。 這是一個探索、尋找深度價值的時期, 你可能得到了一個學習的契機, 應當重新審視肩上所負擔的責任, 是否與心中所理解、認同的方向一致。 勇敢追尋靈魂的悸動、聆聽指引我們的聲音, 並在地球上堅持貫徹所思所想,實踐、體驗自己的信念。
托特塔羅每日抽牌解析- The Lovers 愛人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結合、統整、轉變、愛與決心 隱士的雙手撐開正反兩面一體的莫比烏斯環, 創造永恆、完滿的神聖煉金婚姻開始了。 皇帝與皇后牽起彼此,他們有相反的能量, 矛與聖杯、紅獅與白鷹、黑與白,各種細節互相映襯, 顯示對立特質之間產生的吸引力。 亞伯與該隱以嬰兒的樣子出現, 他們是雅當與夏娃的小孩,也象徵雙子座, 兩人的連結代表善惡的和解、陰陽的統一。 在融合後達到轉化、提升,即是愛的本質。 人們渴望填補自己的孤獨與匱乏, 於是將欠缺的特質投射於外,變成活生生的體驗。 這股欲求催促我們與世界交流, 成為一個更理解自己、更能夠去愛的個體。 此牌可指涉生命任何面向的整合。 為了達成目標,必須誠實,並對誓言懷抱決心; 因為愛並非不勞而獲,雙方都要經歷冶煉,成為新的自己。
心靈能量
- 取得連結
- X
- 以電子郵件傳送
- 其他應用程式
心靈能量(psychic energy)是榮格心理學的血脈, 其動靜影響著我們的生命,它帶有情緒,是由直覺所組成, 且含有天生療癒和調節心靈的能力, 透過圖像和象徵,我們得以窺見它的存在。 心靈能量可以透過一些事物被喚起, 如:夢境、字詞、藝術圖像或是關係, 它是充滿動能的,提供抑制、動機和轉化的潛力。 能量會靠近意識〔進展的(progressive),也會遠離意識(regressive)〕, 如此一來,意識和心靈之間有了活潑的互動。 能量的速度和品質也會透過諸如線條品質、力道、色彩飽和度、形狀或形式, 以及媒材的選擇等而表現出來。 當一般認為進展的心靈能量較能被自我所接受時, 榮格認為退行的能量(內向性)並非對內容的壓抑, 而是心靈刻意擴展意識之深度和廣度的企圖。 Nora Swan-Foster,《藝術治療理論大全》,〈第九章:榮格取向藝術治療〉,p.204 --- 意識僅僅只是整個心靈結構的一小部分, 如同一座在海洋上漂泊的島嶼。 它的邊界是不固定的, 隨著星體移動、砂石的淤積與沖刷、 生物留下的痕跡與改造不斷變化。 意識和心靈之間活潑的互動,時進時遠, 是海面與陸地間反覆塗抹、交錯的紋理。 海總是能帶來禮物、也製造災難, 但文明的建設與衰退,是好是壞, 只是從人的狹小觀點出發所致。 尤其是當我們濫用或抑制了她的能量, 危機就在長期的忽視後爆發, 那毀滅便是為了調整,重新達到平衡。 對我而言,無論是占卜或藝術, 都能以圖像和象徵喚起心靈能量, 將我引領至那海邊,海洋對話, 在無垠的水面之前,理解自己的渺小, 同時,因為知道自己來自海洋, 與這世上的一切有著同源, 而信任自己的強大。 每一滴淚裡,都有一整片海洋。 --- 繪於2020年,1月,〈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