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25的文章

榮格心理學的煉金術階段及媒材筆記

煉金術這門古老技藝的精神,可從一句拉丁諺語窺見:「以更隱蔽者顯露隱蔽,以更未知者揭示未知。」(“obscurum per obscurius, ignotum per ignotius”)。 ⠀ ⠀ 在18世紀期間,由於科學思維的主導,煉金術逐漸失去原本的榮耀光環。化學家和赫密士哲學家分道揚鑣,轉型為自然科學;而赫密士哲學也因此失去了曾經在實驗室裡打下的經驗基礎。煉金術在大眾的認知中,就此淪為圖利財富者的騙術,或是虛幻空洞的玄學。 ⠀ ⠀ 榮格心理學指出,煉金術士的心靈曾經圍繞著物質的議題奮鬥。他們看見的意象,以及掌握的原理原則,被模糊地感知、紀錄,且歸因於物質。煉金術士的目標,即「哲人石」( lapis philosophorum)素來有各種名諱和描述,例如能夠點石成金、治癒疾病等功效;有時亦被稱為「救世主」(Salvator)一般的存在。對此,我們不禁聯想到心靈整體的神聖中樞:「自性」(Self)。 ⠀ ⠀ 一個真正的「奧秘」不用掩飾自己,而是訴說奧秘的語言,透過各種意象表達其真實本質。煉金術的偉大事功只能透過模糊的暗示向他人揭曉,但本質上永遠無法被定義。煉金術士透過隱喻來親近它;將無意識投射到物質的黑暗中,方能照亮它。 ⠀ ⠀ 本文為《心理學與煉金術》(Psychology and Alchemy)的部分閱讀筆記,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多多指教! ⠀ ⠀ ⠀ ⠀ --- ⠀ ⠀ 一、「黑化」(melanosis) ⠀ 「黑化」是第一個階段,體現了煉金偉業的初始媒材,即「原初物質」(prima materia)的混沌特質。「黑化」往往關乎元素的分離,伴隨著物質的瓦解、崩落和腐爛。歷經媒材的分解之後,陰性與陽性的對立元素將會以一男一女的形象迎來結合。但是,結合的產物緊接著又面臨死亡,再次落入黑暗。 ⠀ ⠀ 二、「白化」(leukosis) ⠀ 「白化」就像洗滌與淨化的過程,讓前述死亡的身體,以及分離出來的靈魂聚合,創造新的生命。此時展露的白色光澤,其實容納了「多種彩色」(omnes colores),也被形容為斑斕炫目的「孔雀尾巴」(cauda pavonis)。白化也隱喻銀白的月亮,相對於紅化時期的太陽。換句話說,白化就像黎明時分,到了紅化才是真正的日出。 ⠀ ⠀ 三、「黃化」(xanthosis) ⠀ 「黃化」是白與紅之間的過渡。約在15、16世紀後,煉金術的色...

托特塔羅與煉金術|戰車: 血緣的存續

圖片
󠀠 「VII. 戰車」(VII. The Chariot)對應路徑「ח‎」(chet),連結著「嚴厲之柱」的前兩個輝耀:Binah和Geburah,前者孕育生命,後者則帶有解構的力量。由於生命之樹的發展是一個辯證的過程,當我們觀察輝耀和路徑的時候,必須同時考量與之對稱的結構,才能更清楚地理解其意義。 󠀠 󠀠󠀠 以「ח‎」(chet)為例,Binah對面的輝耀是Chokmah,兩者皆是天界大三角的頂點,分別代表原初神性的陰性與陽性兩面。而Geburah對面的輝耀是Chesed,這兩個輝耀將前面的能量進一步發揮,經常被比喻為強大的君王;只不過Chesed是勤於組織建設的明君,Geburah卻是造成動盪毀滅的暴君。就像陰性與陽性互相補足,創造和破壞都是生命新陳代謝的一部分。 󠀠 󠀠󠀠 回到「ח‎」自己的脈絡來看,該字母是圍籬的意思;它隔出一塊經過耕耘的珍貴土地,象徵著保衛神聖生命的界線。從Binah到Geburah,靈魂自永恆的天界下降至生死無常的有限時空;為了度過危機四伏的考驗,守護來自母親的生命泉源,聖杯的意象在此出現。「ח‎」還可以延伸為外牆、外殼等概念,十分符合此牌的巨蟹座特質。作為水象星座之首,克勞利形容巨蟹是「水元素敏銳的先鋒」。以堅固的外殼包裹纖細的內在,隱含戰士外剛內柔的特質。 󠀠 󠀠 戰士的頭上有一隻螃蟹,全身包裹的鎧甲沒有空隙。牌中央由戰士懷抱的圓形,即是容納藍色海水和紅色血液的聖杯。在托特塔羅的象徵寓意中,血和水是相通的,它們都支持了一切的生命形式,將萬物之母的血脈傳承下去。「圓」的構成也曾出現在「女皇」中,可以連結到呼喚潮水的滿月,以及容納胚胎的子宮。戰車的配色也和聖杯一樣,有藍色的穹頂和紅色的車輪。加上一圈圈輻射的同心圓,我們應當可以說,這整張牌也是一個聖杯。 󠀠 󠀠󠀠 榮格曾在探討「大母神」(The Great Mother)之「器皿」意象時,談到古埃及人相信一切萬有來自原初之水:努特(Nu或Nut)。「努特」的象形文字由「陶罐」、「天空」、「水」三種符號組合而成。尼羅河創造肥沃的土壤,而空中的水氣隨雲霧凝聚,降落成滋潤農作物的雨滴,儲蓄在陶罐裡。豐饒和多產都環繞著陰性的主題,於是,子宮的象徵充斥在埃及的祈雨儀式中。 󠀠 󠀠󠀠 克勞利亦使用「大母神」一詞稱...

托特塔羅與煉金術|戀人:分離與合體

圖片
⠀ ⠀ 「VI. 戀人」(VI. The Lovers)是一張極其複雜的圖像,也是托特塔羅中第一張出現複數主角的牌。如果要把眾多意象濃縮為一個概念,那就是「世界的創造」(Creation of the World)。宇宙以及我們的心靈,都遵循著「相反相成」的原則,每一道念頭、每一股力量的產生,都會在同一時間創造它的對立面。這也是煉金術的基本信念。 ⠀ ⠀ 「戀人」描繪了「神秘婚姻」(mystic marriage)的場景,曾經在「女皇」和「帝王」出現的陰陽兩方,在隱士的引導下,展開了盛大的典禮。煉金術士經常以婚配的主題為喻,描述不同金屬元素的結合反應。例如《哲學家的玫瑰園》中太陽王和月亮后的相遇,是製造「哲人石」(lapis philosophorum)的過程。榮格相信,煉金術的「合體」(coniunctio)更是一種心理學和哲學層次的原型。「合體」是非個人的心靈表達,關乎生命的本質;如同大海推動一道道浪潮,原初意象也藏在每個個體經驗的背後,呼喚著我們深處的靈魂。 ⠀ ⠀ 「合體」意味著在個體化的道路上,觀照無意識湧現的心理主題,進而有意識地將其內涵納入生活中。與之相對的工作稱為分離(separatio),意思是把混合的物質分開;也就是去分析我們對他者無意識地認同,產生較為澄澈的自我意識。這兩個方向的工作總是形影不離、對心智發展非常重要,且都皆根植於「戀人」的圖像當中。克勞利說明,這張牌的主題是分析法(Analysis)和綜合法(Synthesis)的雙重叩問:「事物是由什麼構成的?」以及接下來的問題:「我們要怎麼重新結合它們,發揮更大的優勢?」 ⠀ ⠀ 對克勞利而言,「戀人」(The Lovers)更貼切的標題應是「兄弟」(The Brothers);不只是這張牌對應雙子座,更因為整個故事的起點還要從世上第一對兄弟——該隱(Cain)和亞伯(Abel)說起。 我們熟悉的《聖經》版本說,該隱和亞伯給上帝供品的時候,上帝親睞亞伯屠宰的羔羊,而非該隱種植的農作物;基於嫉妒之心,該隱一氣之下打死了自己的弟弟。後來,該隱向上帝謝罪,願承受眾人的唾棄甚至是擊殺。上帝憐憫該隱,便在他的額上立記號,讓任何人都不能傷害他。然而,根據克勞利的詮釋,該隱為夏娃(Eve)和蛇所生,並非亞當(Adam)的孩子。該隱殺死亞伯的時候,其實是向自己的惡魔...

托特塔羅與煉金術|大祭司:聖與俗的鑲嵌

圖片
「V. 大祭司」(V. The Hierophant)常被比擬為精神領域的「帝王」,延續著陽性力量統管事物的主題。在十九世紀以前,「大祭司」原本名為「教皇」(Le Pape),代表著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利中心。幾世紀以來,「教皇」的圖像都保持著一手持鑰匙、另一手呈現耶穌佈道的賜福手勢,以及凝視觀者的莊嚴威儀。那把鑰匙說明他是聖彼得的追隨者,擁有耶穌親傳的天國之鑰,負責守護神的律法。 ⠀ ⠀ 然而,上述特徵在托特塔羅裡,幾乎可說是完全消失無蹤。克勞利認為「大祭司」是「三位工匠神」(The Three Demiurges)類別中的最後一張牌,「聖子」(the Son)。聖子的存在本是一個悖論,他既是神的化身,又是有血有肉的人。傳統的「教皇」也同樣體現了這種二元性,他為神代言的同時,也集國家權勢於一身。從大眾的角度來說,我們無法忽視各種精神領袖對現實世界的慾望和影響力,卻天真地希望他們一塵不染、足以引領眾生超越凡俗。哈利斯夫人描繪的「大祭司」,可以說是全面打破了這種古老的想像,轉而敘述嶄新時代個人修行的務實原則。 ⠀ ⠀ 托特塔羅「大祭司」完全更改了「教皇」兩隻手的形式。「大祭司」右手持三個圓環構成的短杖,象徵母系的「伊西斯」(Isis)、父權的「歐西里斯」(Osiris),以及新時代的「荷魯斯」(Horus)三個紀元。左手和李維(Éliphas Lévi)畫的惡魔「巴風特」(Baphomet)相同,做出了往下指的動作。李維曾說明,巴風特一手朝上、一手朝下,傳達神秘主義傳統「如在其上、如在其下」的意味,前者連結到卡巴拉仁慈之柱的Chesed,後者連結到嚴厲之柱的Geburah。也就是說,「大祭司」的手勢一反耶穌傳播愛的姿態,直指生命的破壞性、解構和毀滅的強大力量。 ⠀ ⠀ 雖然,我們能夠直接在「大祭司」中看見神聖父親與孩子的形象,但那嬰孩微妙的笑容,彷彿隱藏著罪惡的秘密。克勞利解釋道,這是因為此牌與希臘神話帕西淮(Pasiphae)的典故密切相關。「大祭司」對應金牛座,一隻壯碩的牛正駝著整個畫面中心,而牛在東西方的宗教傳統裡都曾具有神聖地位。《聖經》亦充滿牛的象徵,不只有祭祀用的牛犢,所羅門王興建聖殿時,也鑄造了背負銅海的銅牛。牛的堅韌耐力和聖潔犧牲,豐富了信徒堅定盼望天國的理念。不過,克勞利相信牛在西方的重要地位,必須追溯至帕...

托特塔羅與煉金術|帝王:激發動力的「硫」

圖片
「IV. 帝王」(The Emperor)是「女皇」的配偶,也是陽性力量的化身。鮮豔強烈的色彩與剛硬的線條,恰恰和「女皇」互補。除此之外,「帝王」還象徵著「硫」。就像「女皇」的身體模仿著「鹽」,我們也能從帝王交叉的腿部看出「硫」的符號:「🜍」。「鹽」是白色,「硫」是紅色,這決定了兩張牌的主色調。 ⠀ ⠀ 煉金術士眼中的色彩寓意深遠,白色具備月亮和銀的性質,紅色具備太陽和金的性質,雙方彼此輝映。「硫」是宇宙中熾熱而迅捷的創造力,可比擬為印度哲學的「激性」(Rajas),是萬物內在的能動性。如果沒有「硫」的作用,宇宙將陷入一片死寂。 ⠀ ⠀ 「帝王」和「I. 魔法師」(「汞」)、「III. 女皇」(「鹽」)一起構成了煉金術的三種基本元素。不過,有別於上述的兩張牌,只有「帝王」落在天界大三角之下。所以,「帝王」雖然代表重要的生命動能,以及自我意識的覺醒;但它相對來說更加貼近物質慾望,而且是不穩定的:「必須注意的是,它代表突發、猛烈,但是不持久的能量。」 ⠀ ⠀ 先前,我們已經談過處女以及妻子的女神意象;而「帝王」和另外兩張帶有顯著陽性能量的牌,則被克勞利歸屬於「三位工匠神」(The Three Demiurges):「X. 命運」是「全能之父三位一體」(The All Father 3 in 1)、「IV. 帝王」是「統治者」(The Ruler)、「V. 大祭司」是「聖子(祭司)」(The Son (Priest) )。 ⠀ ⠀ 所謂的「工匠神」(Demiurge),只是打造物質世界的工匠,而非靈魂的源頭。在諾斯替主義(Gnosticism)的思想中,工匠神名為「亞達巴沃」(Yaldabaoth),是虛榮、專橫的偽神。而深受諾斯替主義啟發的榮格認為,亞達巴沃與現代人有相仿的心理模式以及症狀——渴望掌握權力、防備異他的自我(Ego),誤以為自己是心靈的主人。所以,榮格心理學試圖為過度執著的利己主義和理性思考提供反省的機會,告訴我們「自我」背後存在著凌駕於意識範疇之上的「自性」(Self)。 ⠀ ⠀ 同理,儘管在父權社會的價值觀底下,「帝王」看似是地位最尊貴的角色;它卻被移動到生命之樹的低處,和描繪女神的「星星」交換了路徑。它連結著第七輝耀Netzach與第九輝耀Yesod,將Netzach豐沛的本能感受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