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格心理學的煉金術階段及媒材筆記
煉金術這門古老技藝的精神,可從一句拉丁諺語窺見:「以更隱蔽者顯露隱蔽,以更未知者揭示未知。」(“obscurum per obscurius, ignotum per ignotius”)。 ⠀ ⠀ 在18世紀期間,由於科學思維的主導,煉金術逐漸失去原本的榮耀光環。化學家和赫密士哲學家分道揚鑣,轉型為自然科學;而赫密士哲學也因此失去了曾經在實驗室裡打下的經驗基礎。煉金術在大眾的認知中,就此淪為圖利財富者的騙術,或是虛幻空洞的玄學。 ⠀ ⠀ 榮格心理學指出,煉金術士的心靈曾經圍繞著物質的議題奮鬥。他們看見的意象,以及掌握的原理原則,被模糊地感知、紀錄,且歸因於物質。煉金術士的目標,即「哲人石」( lapis philosophorum)素來有各種名諱和描述,例如能夠點石成金、治癒疾病等功效;有時亦被稱為「救世主」(Salvator)一般的存在。對此,我們不禁聯想到心靈整體的神聖中樞:「自性」(Self)。 ⠀ ⠀ 一個真正的「奧秘」不用掩飾自己,而是訴說奧秘的語言,透過各種意象表達其真實本質。煉金術的偉大事功只能透過模糊的暗示向他人揭曉,但本質上永遠無法被定義。煉金術士透過隱喻來親近它;將無意識投射到物質的黑暗中,方能照亮它。 ⠀ ⠀ 本文為《心理學與煉金術》(Psychology and Alchemy)的部分閱讀筆記,歡迎大家一起討論,多多指教! ⠀ ⠀ ⠀ ⠀ --- ⠀ ⠀ 一、「黑化」(melanosis) ⠀ 「黑化」是第一個階段,體現了煉金偉業的初始媒材,即「原初物質」(prima materia)的混沌特質。「黑化」往往關乎元素的分離,伴隨著物質的瓦解、崩落和腐爛。歷經媒材的分解之後,陰性與陽性的對立元素將會以一男一女的形象迎來結合。但是,結合的產物緊接著又面臨死亡,再次落入黑暗。 ⠀ ⠀ 二、「白化」(leukosis) ⠀ 「白化」就像洗滌與淨化的過程,讓前述死亡的身體,以及分離出來的靈魂聚合,創造新的生命。此時展露的白色光澤,其實容納了「多種彩色」(omnes colores),也被形容為斑斕炫目的「孔雀尾巴」(cauda pavonis)。白化也隱喻銀白的月亮,相對於紅化時期的太陽。換句話說,白化就像黎明時分,到了紅化才是真正的日出。 ⠀ ⠀ 三、「黃化」(xanthosis) ⠀ 「黃化」是白與紅之間的過渡。約在15、16世紀後,煉金術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