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很多事情發生的時候,人們並不知道那時已是最後一次。就算重回舊地、找到塵封已久的事物,依然無法再製相同的體驗。因為一切都在不斷流逝、消磨、產生新的形狀,就連感受著周遭的「我」,也與前一刻的自己不同。 早年生活以來,我們經常害怕失去自我。當過往堅信的價值觀,或所謂的「初心」剝落,我們恐懼地想要抓緊,命運卻像颶風般襲來。只有在這種時候,「我」才有機會認識其他樣貌的自己。而當一個人越來越清楚內在的複雜,也就不再需要強烈地對外表現「我」是誰。因為他心底明白,便無需其別人證明。他將收起過多的鋒芒,並學會欣賞每個人獨有的色彩,停止以自己的標準要求世界。我相信,這是「成熟」的真實意義。 榮格在《移情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the Transference)談到,任何在通向完整之路上的人,都無法逃避矛盾的拉扯。尋求完整之人,肯定會遭遇許多「將他釘上十字架」的事物,包含以下三者: 
首先,他不想成為的事物(陰影)。 
第二,他不是的東西(「他者」、「你」的實際個體)。 
第三,他的心理非自我(集體無意識)。 那個令我們愛恨交織、或極度不願成為的人,往往彰顯了自己身上如影隨行的一部分。「他」使我陷入痛苦困境,然而解方其實不在對方身上。辨識出「我」與「你」的分別,覺察自身煩亂情緒的起因,才能發現通向自由的出口。陰性的阿尼瑪(Anima)或陽性的阿尼姆斯(Animus)是深層心靈的嚮導,他/她有著與我們對立的特質,能使人觸及廣闊的無意識之海。衝擊與危險當中,蘊涵徹底轉化、獲得新生的契機。 成長必然伴隨著失去,沒有人能永保最初的自己。正因如此,我們能夠珍視微光中逐漸消失的朝露,在每一點回憶裡,看見無垠的光輝。曾經,我們感嘆永恆之不可得。現在,生命告訴我們,萬物的美麗之處,正在於變化。 --- 《微芒之舞》,繪於2023 參考資料: The Psychology of the Transference, p.84 https://dokumen.pub/the-psychology-of-the-transference-0744800064.html
圖片
「悲傷就是生命的核心。揭開心中的每一個其他感覺,你最終會發現這些感覺都藏有悲傷。它就像甦醒的種子,隨時準備展現綠葉。」 (茉琳・莫德克著,吳菲菲譯,《女英雄的旅程:透視女性生命的自性歷程,活出最獨特的你》, 心靈工坊文化 出版,p.226) ------ 昨天,非常幸運能聽到蔡怡佳老師的講座:「從《女英雄的旅程》談女性生命的自性化歷程」。怡佳老師以清晰的脈絡帶領我們認識這本經典之作,還將書中內容對照許多繪本、藝術創作,使知識更加鮮活動人。本文將簡短分享講座後讓我特別有感的一小段,也很推薦大家接下來報名老師的「《紅書》對讀」系列講座,肯定精彩充實!(連結於留言) 悲傷常被認為是一種負面的、具破壞性的情緒,當它侵襲內心,我們習慣要求自己擦乾眼淚、繼續前進,而忽略了埋在悲傷深處的生命力。談到「與悲傷共情、釋放悲傷」的主題時,老師分享了安娜.耶拿絲 (Anna Llenas)的繪本《我的心破了一個洞》。本書主角一開始想拿各種東西填補心上的破洞,卻徒勞無功、更加匱乏,直到她發現解方必須要「往內尋找」,竟看見破洞裡其實有著斑斕的宇宙。最後,主角的破洞並未完全癒合,她卻為此欣喜,因為殘存的缺口是她與那個神奇世界繼續相連的通道。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透過尋求療癒的旅程,充分展現悲傷的豐富意義。無論多麽堅強,每個人都可能於某些遭遇創傷的時刻,在心靈上被撕開一個裂口,然而外界的事物往往無法真正彌合它。《女英雄之旅》呼喚我們去覺察一種當今普遍存在的創傷,那就是和陰性本質斷裂導致的失落,不僅發生在女人,也發生在男人以及所有人類的身上。我們都生活在側重陽性原則的世界,每天過著講求量化效益、追逐成就的日子,遺忘了個人情緒的珍貴價值。就算擁有的不少,還是覺得自己彷彿被掏空了,懷著無以名狀的龐大失落感。 此時,唯有親自深入黑暗深淵,才有機會重獲新生。如果我們願意憑自己的努力收復失落的陰性能量,就是在解救整個病痛的時代。這趟旅程中,「二元對立」是最大的陷阱:光明與黑暗、男人和女人、人類和自然。長期受迫的那方渴望自由,但若只是顛覆壓迫者與被壓迫者的位置,我們必會再次落入相同的災難。所以,應當避免將敵人的模樣投射到外界,專注於探索自己內在的黑暗。如此一來,我們將會發現,古老的血緣在宇宙底層聯繫著、容納著所有心靈。有如深海遼闊、星空無垠,一切本來沒有分別,萬物皆源於同一位母親。 「地球正處於危險之中,我們也...
圖片
自然母親(Mother Nature)或母親的「心智」 (Gemüth),從她所在之處不斷地創造和工作;而這些是擁有永恆星體在天球中(按照規則)運轉的恆星,它是一個靈魂、神之智慧中的永恆心智——「永恆的自然」(the Eternal Nature)。永恆的靈魂從那裡開展,並進入受造物內。輪子的「屬性」是以「四個執掌者」(four bailiffs)形式存在的生命,他們「管理賦予生命的母親之統治權」。這些執掌者是四元素,它們為輪子的心智,也就是星體,提供了意志和慾望。所以,其整體本質只有一個,如同一個人的心智:儘管他存在於靈魂和身體內,也同時屬於整體本質,因為他是按照「整體本質」的形式所造。然而,自然(Nature)在她的四元素中,亦是具有靈魂的整體本質。這個「硫化輪」(sulphurean wheel)是善惡的起源,或者更確切地說,它導致它們的來去。 (C. G. Jung, Psychology and Alchemy 個人翻譯) --- 無意識的內容不僅是意識的「相反」,而是意識的「補償」;無意識並非影子一般被動跟隨意識的方向,它也有與意識互動的渴求。當我們探索煉金術時,會發現這門學問潛藏在西方世界被基督宗教統治的表面底部,如暗流默默湧動。個人的夢境能夠補償意識頭腦中的衝突,煉金術也透過複雜的象徵,努力填補基督宗教在其對立下遺留的裂痕。 由父親原則所主宰的意識領域之下,存在著母親的世界。父親原則強調數字「三」:聖父、聖子、聖靈的三位一體。母親原則強調數字四,例如組成世界萬物的四元素。父親的世界裡,母親曾被蒙上人們所恐懼的黑暗,卻同時蘊藏生命本源的智慧和救贖。在煉金術的主題裡,「輪子」的象徵經常出現,與「誕生」相關。墨丘利(Mercurius)轉動輪子以推進煉金術的過程,被比擬為「聖子」的降生;靈魂透過自然母親進入世界,並持續與之擁有相同的本質。 榮格強調,真理並非單一,而是持續演進:“every human truth is a last truth but one.”
圖片
    杜象(Marcel Duchamp)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也許是簽了名的小便斗、畫上鬍子的蒙娜麗莎,或是立體派風格、動感的「下樓梯的裸女」。大眾心目中的杜象往往前衛大膽、玩世不恭,但是他其實還有特別複雜神秘的一面,其作品被認為帶有煉金術的意涵。本文將簡短介紹「春天的年輕男女」(Young Man and Girl in Spring,圖一)畫面中的象徵及潛在寓意,歡迎大家多多指教、一起討論! --- 1.創作背景  1911年,杜象在24歲時開始創作這幅野獸派(Fauvism)風格的油畫,充滿情感豐富的色彩和筆觸。杜象將精心設計的成品送給新婚的妹妹,並在背後寫下:「獻給親愛的蘇珊娜。」畫中人物雖沒有臉孔、四肢抽象,整體色彩繽紛、細節豐富,能夠聯想為一對男女彼此吸引的情境。這種人體和樹的描繪技巧,也出現在杜象的其他畫作和草稿中。然而,除了把它視為一件單純的新婚禮物,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思索「婚姻」做為視覺形式的文化意義。 2.煉金婚配 在煉金術圖譜的傳統中,常以男女的婚姻象徵元素的融合,被稱為「煉金婚配」或「化學婚配」(chymical nuptials)。從今日的眼光看來或許古怪,但是對古人來說,兩性結合與後續的產物,直白地形容了對立元素在煉金過程的變化。中世紀晚期以來,煉金術的著作開始以插圖描述相關理論,16世紀的《哲學家的玫瑰園》(Rosary of the Philosophers),就呈現了一系列精采的木刻版畫。其中,國王和太陽的意象對應硫、皇后及月亮的意象對應汞,他們構成「賢者之石」(philosopher's stone)的原料(圖二)。 榮格心理學相信煉金術的本質具有心靈意義,煉金術表面上描述艱難的製金技藝,卻隱密透露出人類心理歷程的種種掙扎。煉金術師將無意識投射在物質現象之中,藉以進行個體化( individuation)的事功。在此視角下,國王和皇后能連結到心靈的陽性面向及陰性面向,當他們從分裂的狀態重新合而為一,煉金術師便能觸及心靈的中樞、我們內在的「賢者之石」:「自性」(self)。 3.煉金容器 學者瓦茲(Arturo Schwarz)指出,「春天的年輕男女」畫面中央有一顆半透明的球體。若我們仔細觀看,會發現球體中央彷彿有個小人,這個奇異的東西是「煉金容器」(alchemical vessel)或「赫...

世界地球日

圖片
文明和自然的關係,反映了人類自我與無意識的關係。起初,我們用技術克服天災的侵害,保障足夠的糧食和居所,進而擴大族群。與此同時,自我擺脫了無意識的混沌,分化出清晰的思考能力,不再受本能情緒宰。如今,看似理智的我們竟一步一步走向自毀。大地乾裂、雨林熊熊燃燒,失散的土質和不停上升的海平面,如同日益蔓延的孤獨、焦慮、憂鬱,將未來吞噬。 儘管都市以鋼筋水泥圈養我們,仍無法扼殺對自然的嚮往。就算生活被人造的物品和觀念塞滿,夢境、幻想和藝術活動裡,黑暗的森林、神秘的深海總是再次浮現。環境與生態的議題常被誤以為是利他主義的,卻是最為現實又利己的事情,只是「我」遠比一般認知的更大、更複雜——「我」與他人乃至整個星球緊密牽連,天地不仁,人若持續忽視這項事實,必然失去生命。 個人固然有自身歷程遺留的創痛,然而唯有納入自然的範疇,才能療癒某些屬於集體的傷痕。由內而外看見自然的美麗與可敬,重新與之建立聯繫,就是在修復自己。因此,我們應當盡可能去暸解目前正在發生的危機,但這並非意味著悲觀或帶著罪疚感度日。渺小的舉動其實就具備相當的影響力,從覺察內在、調整生活習慣到政治參與,每一個選擇都能改變世界。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邀請讀到本文的朋友們嘗試做一些欣賞自然、實踐環保的小活動。就算只是觸碰一棵路樹,或回收自己製造的垃圾,仔細觀察內心發生的變化,相信也會升起些許平靜與完整的感受。 無限祝福 --- Mundi,繪於2023.4.
圖片
我們的生命,始於和母親融為一體的狀態。此後,便逐漸脫離溫暖的懷抱,發現自身與他者的分界,以及彼此產生的影響。關係內化為我們的一部分,而內心也是一面觀看他人的濾鏡。人類的身體成長得很快,心理卻不見得能夠跟上,往往需要更多時間練習成為自己。 《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由簡入繁、面向豐富,處處充滿啟發。透過大量的案例故事,讓讀者不用陷入專有名詞的定義問題,就能窺見客體關係理論的意義。作者漢默頓(N. Gregory Hamilton)平和且清晰的文字,帶領我們關注人類發展過程的種種境遇,也提醒讀者知識框架的有限,浩瀚的內在世界永遠存在未知。 雖然本書在心靈工坊初版至今已過十年,反覆閱讀仍會得到新的觸動,希望能讓更多朋友知道這麼值得一看的作品。下文將分享閱讀時紀錄的一小部分重點與個人淺見,歡迎大家多多指教,一起討論! --- 1.自體與客體 我想,每個人可能都曾有以下經驗:我們對於某個人的觀感有時極為良好、無比喜愛,有時又突然變得負面消極、相當厭惡。孩子的情緒表現尤為鮮明,他可能在心情好的時候,覺得整個世界都完美無瑕,下一刻又如暴風雨來襲般憤恨不滿。上述例子顯示人與他者的關係是流動的,對方可能沒有真正改變,只因我們的心變了,所見就不同了。 我們可以說,有時候改變的不是真實的對象(外在客體),而是他在我們心中產生的形象、幻想、記憶與概念等(內在客體)。客體指涉任何愛恨投注的對象,除了有生命的存在,亦可是物品、一套信仰或團體的概念等。就像客體有內外之別,談論自己的時候,也能區分為外界看到的自己,以及我們對自身生理乃至心理的感覺以及體會(自體)。關於內部與外部的區分,是客體關係的基礎,有助於辨別此刻聚焦的對象。 在母嬰「自體—客體」未分化的共生階段,人不需要追求任何事物就得到滋養,平靜而且輕鬆。長大後,我們開始藉由外部世界的回應認識自己、邁向獨立。這趟旅程充滿艱辛挑戰,獨自承擔慾望和失落實為不易。而且,關係總是會出現矛盾,沒有人可以永遠符合我們的期待、滿足我們的需要。於是,人們在年輕的歲月裡容易把世界撕裂成兩半,一半是好的、一半是壞的,以避免內心的衝突。需要經過恰當的支持與學習,才能脫離好壞、善惡的全然二分,用貼近客觀的方式與外界互動。 2.治療師的角色 個案進入診療室的同時,也攜帶著他在過往關係裡發展出的模式。治療師可能會被視作個案的父母、情人、敵人等,因此,雙方之間的互...
圖片
「我們有時候會遇到睿智的長者,他的智慧不只是字面上的形容,而是在人類的心與腦之層面。這種人的特質有助於我們暸解魯道夫・施泰納(Rudolf Steiner)在未來人類身上看見的『靈性』(spirituality)。如果年輕孩子的靈性是一種天賦,它對成人而言只能透過磨難和內在的努力方能獲得。諸如勇氣、寬恕、堅毅和最重要的愛等特質,並非僅僅只是交付給我們;我們必須為它們一次又一次地奮鬥。之所以如此,是基於一個深刻的原因:如果人類天生就具備上述特質,美德將成為迫不得已的必然;我們會是靈性的存在,但這並非出於自由的選擇。靈性成長沒有強加在我們這些現代的成人身上,反之,我們有機會自由地讓它到來。」 (Michael Howard, Rudolf Steiner. "Art as spiritual activity: Rudolf Steiner’s contribution to the visual arts.". 1998. p. 39. 個人翻譯) --- 《藝術作為靈性活動》由麥可・霍華德(Michael Howard)編寫,整理了魯道夫・施泰納(Rudolf Steiner)的文集,並詳細分析人智學對藝術的詮釋及啟發。最近閱讀本書,發現有許多段落發人深省,值得藝術或心靈相關工作者閱讀。本文將透過個人理解簡單介紹一部分內容,歡迎大家多多指教、一起討論! 「人智學」(Anthroposophie)是施泰納在20世紀所創立的一套學說,探討靈性世界與人性的關係,認為人同時包含身、心、靈三個層次,且關注在這些面向達到「自由」的議題。人智學被應用的範圍相當廣泛,包含教育、農耕、醫療......等,尤其在藝術的領域影響了許多創作者,例如 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 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阿芙・克林特(Hilma af Klint)等人,我們可以在這些藝術家的作品裡,看見前衛的形式與色彩。 人智學相當重視藝術,因為進行藝術創作的時候,我們除了身體的運作,還包含想像力與情感在心靈當中的豐富流動。所以,任何藝術活動都無疑地是一種靈性活動,如同一座橫跨感官經驗和靈性世界之間的橋樑。從宏觀的角度來看,人智學相信藝術史訴說了人類集體的發展歷程:「施泰納的觀念揭示了藝術作為偉大靈性戲劇上演的舞台,在其中,人類的命運緊密交織於靈性存...